開國道一號中山高的時候,是否曾經在新竹&頭份交流道間發現如封面照一般的景象呢?他離高速公路很近,他是「聖女小德蘭朝聖地」。

  聖女小德蘭朝聖地,位於新城村寶新路,為天主教新竹教區主要朝聖地,以西班牙聖人「小德蘭」為名,大門口對聯「祈爾萬陣玫瑰雨、惠我一片赤子心」,正說明該教會仁慈救世之情懷。又稱為新城天主堂,現教堂一樓為活動室,有一小型書櫃,書籍可供閱讀;二樓為天主聖殿,教友做彌撒之處,窗戶全為彩繪玻璃窗,窗外景色優美,室內莊嚴卻又充滿溫馨感;三樓可供遠道者住宿,有單人房10 間,通舖1 間,住宿需事先預約;四樓加蓋後亦可供為宿舍,但夏天悶熱。教堂前有園藝造景,定期修剪,甚為整齊,有假山小步道,步道旁放置聖母像等,美麗而莊嚴。平時教堂不開放參觀,有特別節日才對外開放,欲參觀需事先預約告知。

  此次我們造訪其實大門也是深鎖,不過剛好有教友說可以打開門自行進入,但是只能逛苦路花園處,並無法進入教堂內部,有點可惜...Orz

  我們這次是從頭份交流道下去接台一線北上,再轉往寶新路,依照GPS紀錄,距離約8.5KM,不會很遠!若有機會可以去看看喔!

提供GPS航跡檔下載: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Message/2007/6/{5E810EB3-C528-4E7B-B7AD-68505DC54F8D}.gdb^^
(GPS內建地圖的小德蘭朝聖地位置有誤,略偏西北了點,不過幸好是在同一條路上,我們就是藉著GPS順利抵達的!)

地址:新竹縣寶山鄉新城村寶新路537號

電話:(03) 520-2170 576-2139

  這邊的苦路是很輕鬆易行的,比之前去過的曲冰苦路或是聖母山莊苦路都更加輕鬆好走!

被雨打落的雞蛋花:


一枝草一點露(By Niki):


教堂內看中山高速公路:


教堂全景(By Niki):


假裝經過-這隻狗粉耍寶但粉ㄌㄨˊ喔~~^^":


回馬槍:


Niki落荒而逃:


聖母像:


第一處 耶穌被定死罪:


第二處 耶穌背十字架:


第三處 耶穌第一次跌倒:


第四處 耶穌遇見祂的母親:


第五處 西滿幫耶穌背十字架:


第六處 維洛妮加拭抹耶穌的臉:


第七處 耶穌第二次跌倒:


第八處 耶穌的教訓(耶穌安慰耶路撒冷婦女):


第九處 耶穌第三次跌倒:


第十處 耶穌被剝去長袍:


第十一處 耶穌被釘十字架:


第十二處 耶穌死在十字架上:


第十三處 耶穌從十字架被取下後,被抱在聖母懷中:


第十四處 耶穌被安葬在墓中:


第十五處 耶穌復活:


是禮物吧?美麗的景色:


改色:


參考資料:

寶山鄉公所

聖女小德蘭教會

苦路照片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此課程我是想參加「基地營」主辦的活動,日期是:2007/0714~2007/0715,但因為上課地點是在台北,且時間是兩天一夜,對於不是住台北的有些困擾(因為過夜問題),所以我想湊足6人改在台中上課,或是台北有誰可以借宿呢?如果有住宿的地方,那在台北上課也不錯!^__^y

  基地營的課程內容與資訊請參考:http://www.jackbasecamp.com/train/class_climbing_1.htm,未參加過基地營的活動者,2天1夜的報名費是$2400元!

  為何要學攀岩呢?因為...會一點基礎攀岩技巧,在過一些斷崖路線會比較有幫助(如素斷、品斷、卡羅樓、死亡稜線等等)。再者,若是未來想走冰雪攀登,基本的攀岩技巧與技術也是必備的,所以...一起來攀岩吧! :D

  其實...我還想試試恐龍塔的關斷,但...這還需要更多訓練才可!

確定報名人數:小道、JOE、火星人、NIKI、我!

報名表下載:http://www.jackbasecamp.com/wordlist/climbing_1.doc,到時候請自行下載匯款報名喔!^^"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簡介(節錄自參考資料第一筆資料):

  從桶後林道13K至宜蘭小礁溪,這段路一般人稱之為「桶後越嶺道」,它是一條老少咸宜、走來完全不費力的行程。步徑主要是開築在人工柳杉林下,並沿著桶後溪而行,兩旁且夾峙著一系列中級名山,左有鳥嘴尖、姑婆寮山、烘爐地山);右有大小礁溪山等 (以往宜蘭方向論)。

  所謂的桶後越嶺,嚴格來講,可以分「山線」及「水線」,山線又分左右兩線,左是鳥嘴尖縱走烘爐地出礁溪;右則是大礁溪山縱走小礁溪山出小礁溪。走山線必須有相當的登山經驗及體力才行,特別是「山線」的左線,從鳥嘴尖山至烘爐地山,這段稜線縱走者少,所以路跡並不明顯,有興趣者,必須注意這一點。

  至於水線就是一般人所稱的「正港的」桶後越嶺路,這條路沿線上有鳥嘴尖、烘爐地 (登山口有二處),大礁溪山及小礁溪山之登山口。

  水線的越嶺路,實際上並不長。從13K下車處,至台北縣及宜蘭縣界的桶後新舊越嶺路及往小礁溪山河床山路之三叉口,約只有6公里,倘沿著新路之產業道路下行至水泥路起點之農戶 (屋頂為圓頂狀,類似天文台之構造) 則約9公里。如果下到小礁溪 (既為地名也是溪名) 畔之公路上的小礁溪土雞城則為13K左右。

  桶後越嶺是一段美麗迷人的步徑,它的美在於儼整而優雅的林相,並輝映著潺潺的流水,而溪流兩旁夾峙的山峰,不時地捲起陣陣的雲霧或上揚或下沉,此時山風陣陣,沁人心脾,不登斯境只聽他人描述,自難以窺其堂奧!

人員與車子狀況(暫定):

阿福:fanny、tame、伴娘,本車一日遊!
顏祥:yoyo、女兒、兒子
火鍋:賢內助、兒子、女兒
四角褲:岑欣、淑玲
KAKU大哥:柯小姐、JOE
NIKI:小道、岳、火星人、我

攜帶裝備:

玩水器具、普通睡袋、睡墊、帳篷、伙食、鍋爐餐具(若不爬山,真的會很閑,請自帶防呆器具,如書等XD)

伙食:

D1 早:路上吃;中:自理;晚:開伙
D2 早:開伙;中:自理;晚:考慮遠來的南部夥伴,暫定無慶功晚餐!

行車路線:

走北宜公路(台九線),在青潭右轉接台九甲線(0K),到烏來(14K),左轉往孝義續行,
烏玉檢查哨入山證(18K),孝義(19.5K)接桶後林道(0K),桶後林道車行盡頭(13.5K)

預計造訪之山:

⊙大礁溪山:H1161m,3-4160號,一等三角點,蘭陽五大名山之一!
⊙鳥嘴尖山:H1043m,3-4142號,可續走姑婆寮尖到烘爐地山或走到金紙崙後再做變化!

行程預計:

第一日
桶後林道13.5K下車,約10MIN到大礁溪山登山口,輕裝來回約3HR,走到紮營處約6K(應是靠近烘爐地山登山口,到此不含休息約6HR),紮營、晚餐。

第二日
營地-越嶺到桶後新舊越嶺路及往小礁溪山河床山路之三叉口後折返營地收帳蓬回家!因為在過去就是產業道路,比較沒有走的樂趣。
如果第二日覺得太閑,可以回程順爬鳥嘴尖山(H1043M,3-4142號),上山約90min,下山應該60min可走完!爬山全程含休息約3HR。

蘭陽五大名山:

鶯子嶺山(H 943M,3-1130)
三角崙山(H1029M,3-4165)
烘爐地山(H1166M,一等三角點)
大礁溪山(H1161M,3-4160)
阿 玉 山(H1420M,2-1026)

參考資料:

2005/04/16_桶後越嶺逍遙行

2006_0603_和山對話 與水共舞 ~ 鳥嘴尖、姑婆寮山、烘爐地山、桶后林道 輕鬆走一回

2006_0311_桶後吊橋登【鳥嘴尖山-姑婆寮山-烘爐地山】下桶後林道--O型路線

2006_0820_完美的0型路線--烏來桶后登鳥口尖山、姑婆寮尖、烘爐地山下桶后林道(轉貼千能兄文)

2005_0406_桶後林道大小礁溪山大「O」行

2004_0704_敏督利颱風後----「小礁溪山-大礁溪山」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8) 人氣()


  前晚由大禮部落下山後,驅車前往花蓮Niki友人民宿過夜,晚上跑去吃有名的「小椿壽司」與「中一豆花」。隔日一早起床,吃過美味水煎包後,與瑞玉一家三口同訪「禪光寺-長春祠步道」、「天祥基督教會」與「白楊步道水簾洞」。

  瑞玉夫婦對石頭非常有研究,算是Pro級的石癡,聽說家中收藏有很多玫瑰石、玉石等,希望下次有機會能去參觀一下!

禪光寺-長春祠步道:

  從長春祠循階上觀音洞、瓊樓(太魯閣樓)、鐘樓、再過一吊橋可至禪光寺,俗稱為「天堂步道」。

  2004年第一次跟朋友來到長春祠,便看到山腰間之字形的天梯步道,當年即使大腿已經"鐵腿",仍想挑戰天梯行,不過因為當時步道損壞並未開放。而禪光寺對於Niki而言有著很深的感情,此趟經瑞玉一家人告知禪光寺-長春祠步道已經可通行,所以便先來走走這步道,不過由於是從禪光寺走道長春祠,是明顯輕鬆不少。此段步道長約1.35公里,單程步行約一小時。個人覺得有些黃山之路的味道...不過我根本沒去過黃山呀!^^"

走在吊橋上,這吊橋頗晃且高喔!^^:


仰望吊橋:


步道上俯瞰禪光寺:


不曉得為何,就覺得這有黃山味道:



鐘樓:


鐘樓俯瞰立霧溪:


轉角為觀音洞:


觀音洞:


長春祠流水潺潺,好喝喔!:


長春祠:



仰望瓊樓:


天祥基督教會:

  天祥基督教會也是瑞玉一家人帶我們來的超優地方,之前我只有住過天祥天主堂,後來在自然攝影中心得知有基督教會,但還一直未曾拜訪過,幸好瑞玉一家人有帶我們來這邊看看,真的是一個極力推薦的好地方,但最好不要張揚,以免日後住不到!^^"

  基督教會原有步道可到白楊,上面會通過早期的舊部落遺址,不過路早已經損毀,目前並無修復跡象!

天祥基督教會(覺得這次沒有拍好,下次要選個好天氣認真拍,不過...拍建築我好像都拍不好>"




很有懷舊風的共用浴厠:


二人套房一景,每晚只要$1200(僅此一間):


二人套房一景-書房:


餐廳窗戶一景:


通鋪,每人只要$300,很多床位:


個人房的共用客廳:


個人房一景,一晚$600,不過房間小,所以才有共用客廳,個人房好像只有三間:


獨棟懷舊木屋,價錢、人數忘記了,而且聽說要改建了,有點可惜:



白楊步道水濂洞:

  白楊步道水濂洞一直是我很喜歡的路線,當年的環島行也與同學們在水濂洞幹過"不可見人"的勾當,是一段美麗的回憶,此趟舊地重遊依舊滿是喜歡,而且水還是一樣冰涼!

  環島行的白楊步道水濂洞:2005年環島行Day5,這時比較殺,敢把相機帶進去拍水濂洞,現在ㄋㄠ了,相機放在水濂洞外面就好!^^"

走在白楊步道上,今日無大太陽,走來舒服:


白楊步道與白楊瀑布(有路可以下去瀑布邊喔!):




氣勢磅薄:


清涼溪水,這次相機不敢帶進去水濂洞了!^^":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因為文章太長,所以不得不分兩篇寫...機車!(之前打好的,還得重新打過~"~)

續上篇:2007_0601-0602_大同大禮部落訪砂卡噹三雄其二-千里眼與立霧山(1/2)

立霧溪與剃頭的山:




此處可以直接看到太管處停車場,Niki的車也看到摟!:



還可看到禪光寺的牌樓、鐘樓與瓊樓:



  由於兩人都沒飲用水可喝了,離太管處還有一段距離,所以決定在此跟Niki說好,由我先下去,先去買個飲料,再回頭上山。如果中途有遇到岔路,我會做上記號,方便Niki判斷,雖然有些擔心,不過我想一個人走在山徑也是訓練!

  原以為下去太管處的路會變好走,因為這是步道不是嗎?熟知不然,下去的路陡就算了,而且很多都是大石頭路,穿著涼鞋走來有點不舒服...Orz

1802 Niki還想再流籠休息一下,於是獨自先下山

1825 T字岔路取右下,岔路口有觀景台,視野不錯,可看夜景,後來下山再回來後,便是在此接到Niki。此岔路以後就是觀光步道,好走且坡緩!

1830 岔路取右下

1833 回抵太管處停車場,趕緊放好裝備,買了一罐沙士迅速喝掉,真爽。再帶著寶礦力回頭去找Niki了!

  回到觀景台,兩人坐在椅子上休息,天色漸漸暗下來,富士村華燈初上,想不到這大同大禮步道沒有想像中輕鬆!^^"

  下到停車處後,趕緊去WC梳洗換裝,在整備要離開時,遇到一對花蓮山友詢問我們去哪邊,山友見面特別有話聊,想不到她們也去過"千里眼山",連清水大山都去過了,看來也是"巷仔內"的,真可惜沒留下聯絡資料,不然下次就可約一約來爬花蓮的山了!

  告別山友,終於要往花蓮出發了,OHYA~

參考資料:

太魯閣同禮部落

小鳥的砂卡噹部落

2005_0211_太魯閣七雄首探---清水大山(順登千里眼,立霧)

2006_0520_砂卡礑三雄之千里眼山逍遙遊

2005_0319_老天眷顧的清水山之旅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砂卡礑三雄:

⊙清水大山:H2408m,一等三角點,也被稱為太魯閣七雄其一,山頂展望特佳!
⊙千里眼山:H1624m,3-4290號,花蓮縣誌作石硿山,山頂展望不佳,但近山頂的路則視野良好!
⊙立霧山:H1274m,2-1221號,花蓮縣誌作崇德山,為台灣小百岳之一,山頂展望不佳,但是聽大禮居民黃秋菊女士說若從立霧山北稜而上,有一地方可見太平洋!

大同大禮部落:

  大同 = 砂卡礑 = 意為「臼齒」。
  大禮 = 赫赫斯 = 意為「蛇聲」或「多蛇之地」。

  日據時代太魯閣族人陸續遷至淺山或平地,大禮、大同正是境內最後一批移住平地的部落,於民國68年﹝1979﹞遷居秀林鄉富世村。目前返回部落經營生計的,大禮約有7戶人家,大同約有5戶。

登山步道:

1.流籠頭─大禮步道

  登山口有兩處,一在太管處上方,流籠頭起點;一在蘇花公路旁,沿台電輸水管而上,有護欄、階梯 、解說牌示,維修良好,是較大眾化的路線,至大禮步程約三小時。

  由太管處往大禮部落的路並不好走,非常陡,且有一段路是大石頭路段,台電大水管路況因此次未走則不清楚!

2.沿索道往大禮之小徑

  當地居民上山常走的捷徑,無設施 ,坡度甚陡,至大禮約2.5小時,路況較差,不建議一般遊客使用。

3.砂卡噹步道

  「砂卡礑步道」位於太魯閣國家公園,日據時期,日本人為了建造立霧電廠,從砂卡礑溪沿岸的岩壁上,開鑿出一條長達四點四公里長,一公尺寬的步道,步道原名「神秘谷步道」,於民國90年才改回太魯閣族慣稱的「sgadan」,意為「臼齒」。

  目前開放到三間屋,也是往大同部落最速路線。上升高度頗大,重裝而上也是頗累,若要前往清水大山,建議由此路線到大同不落後再往清水大山而去!

4.砂卡噹林道

  大禮、大同間沿等高線開闢之道路,原為伐木林道 ,如今疏於修護,路況較差,但尚能行駛搬運車,上下山的貨物都利用這段道路從大禮流龍頭接駁,一般遊客可由步道1到達大禮,再接續此路前往大同。大禮─大同步程約2.5小時。



  想去清水大山已經很久,不過因為想在山頂紮營看花蓮海景與夜景,又想拜訪大同大禮部落,所以此趟因為時間因素便先不去清水大山,只拜訪了千里眼與立霧山。

人員:Niki & 我

行程規劃:

Day1
台中→合歡山→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停車→砂卡噹步道入口→五間屋→三間屋→大同部落(本帶帳篷紮營,後宿yaya的家)

Day2
大同部落→千里眼山→大同部落→砂卡噹林道→立霧山→大禮部落→流籠頭→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

行程分析(此為實測,與事前收集的資料有些許出入):

太管處停車場(H79m)→砂卡噹隧道→砂卡噹步道口(H69m) = 1.2KM(落差10m)
砂卡噹步道口→三間屋(H188m) = 5.5KM(落差119m)
三間屋→大同最後民宅(H896m) = 4.5KM(落差708m)
千里眼山登山口(H934m)→千里眼山(1612m) = 4.9KM(落差678m)
大同最後民宅(H896m)→立霧山岔路口(H1021m) = 2.9KM(落差125m)
立霧山岔路口→立霧山西稜登山口(H1028m)→立霧山(H1271m) = 1.4KM(落差250m)
立霧山岔路口(H1021m)→大禮岔路(H836m) = 3.9KM(落差185m)
大禮岔路→雨量計→水管路與太管處岔路→流籠站→太管處停車場(H79m) = 3.4KM(落差757m)

航跡圖(點選照片會另開視窗,再點照片一次,圖片會放大,方便觀看!):


航跡檔下載: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Article/2007/6/{EC58E82C-8B78-4051-81B3-54014D94C714}.gdb

車行經合歡山區,紅毛杜鵑盛開在山坡上,紅紅綠綠的好不美麗:



突然,美麗的梯田出現在眼前,是美麗,但又矛盾...:


奇萊主山跟我們打招呼,希望端午節他一樣善待我們:


新白楊:



新白楊與古白楊:


合歡越嶺古道一頁:


新白楊看山:


行程記錄:

Day1

1228 車停太管處,整裝後出發

1244 過砂卡噹隧道後抵砂卡噹步道口,拍拍照!
砂卡噹溪谷:


1248 正式從砂卡噹步道口出發
砂卡噹步道:


下次一定要帶泳圈來這邊戲水:


砂卡噹步道:


美麗的砂卡噹溪水:


砂岸排字,看不太出來是何意思:


1310 觀景台

1319 五間屋,不過這兒的廢棄建築物看起來好像派出所
五間屋:


1324 溪邊休息處,準備午餐-牛肉麵,這溪邊大概來三次都停留此處。
每次都來的休息處特徵,大水管:


洗菜準備牛肉麵,一旁還有冰鎮鳳梨:


香噴噴的牛肉麵,坐在溪畔享受牛肉麵真是讚:


溪邊的魚兒似乎也聞香而來:


1449 酒足飯飽,享受砂卡噹溪的招待後再度出發

湛藍:


1509 攔砂壩

1514 右手邊一藍色鐵皮屋

1522 三間屋告示牌,砂卡噹步道僅開放至此,當年第一次來這,也是走到這邊折返
警告標示:


1524 過告示牌後,便有立指示牌,往大同2.4K,大禮3.1K,砂卡噹入口4.5K,取右上

三間屋往大禮之路:


1548 過一大石壁,沿途悶熱無風,大多數路段皆有擋土木板兼階梯用,約200m會有里程牌


1552 出現竹子

1555 右往一戶民宅,取直行
*這邊的岔路,很多會有告示牌說為私人土地不可通行,但是不要理...

1601 三岔路,回頭往三間屋0.7K,右往大禮2.4K,取左往大同1.7K
可能是寬葉金粟蘭,感謝自然攝影中心-老庫前輩的指點!:


1632 鐵梯,過鐵梯不久,左手邊可見丹錐山
展望丹錐山、新城山,塔山躲在雲層內:


山與雲:


1708 三岔路,回頭往三間屋2.1K,右往大禮2.6K,取左往大同0.3K

1716 過橋

1725 鐵梯

1730 石頭開墾地


1732 民宅,路被此民宅的鐵絲網擋住,可自行打開,不過民宅養有好多狗,要小心!
民宅:


1738 過民宅後抵三岔路,此處有水有帆布,在此判斷錯誤先取右走一小段發現有錯,右是往大禮部落,趕緊回頭往大同而去
三岔路:


1746 過橋

1748 又過橋

1754 大同步落最高民宅,視野極佳,群山環繞,彷若天空之城
丹錐山、新城山(塔山也藏在雲霧中):


千里眼(清水山只露出一點點):


  抵達大同部落後,雖然有帶帳篷上山,但原本是想住yaya家,只是沒聯絡到,此時見有許多人在吃飯,於是問問看有人知道yaya家在哪?結果yaya的親戚剛好在吃飯,便由她們帶我們去yaya家住宿,她們還燒了熱水供我們洗澡真棒!唯一可惜的是,yaya的家展望較差,僅可見三角錐山,而yaya家附近仍留有教堂遺址,如今只剩水泥地,附近竹林雜草堆內則有學校遺址,不過我們沒有去找!

  晚餐,我們再次煮飯,可惜中間還是焦了一些些,不過確實比上次去墾丁煮飯有進步一些。除了料理包外,NIKI還炒了一盤高麗菜,不錯吃喔!^^y

  吃完飯,洗完澡,跟yaya的親戚在竹屋客廳聊天泡茶,不過他們似乎明早都還要工作採箭筍,所以早早便睡覺了,我們也跟著早點上床休息,明早還要上千里眼山呢!

竹屋客廳:


yaya的家:


Day2

  由於知道往千里眼山的路況並不好,可能需要動刀子清路徑,所以昨晚就跟Niki商量,請她在大同部落等我下山就好,不要跟我上去,幸好Niki同意,所以一早起床,Niki幫我煎了蛋,配著土司,就是我的愛心早餐了!^^"

  吃完早餐,整理好裝備,重裝上肩,就往上方大同民宅千里眼山登山口出發,大背包寄放民宅家,獨自一人輕裝出發前往千里眼山。

yaya的家看晨曦中的三角錐山:


千里眼山登山口看塔山(右邊山頭)、丹錐山(中間山頭)與新城山(最左邊山頭):
*如果寫錯煩請不吝指正,謝謝!^^"


這邊可能是曉星山、曉星東峰與馱彌陀山:


0629 登山口前出發
*無路條,僅有路跡

0639 小溪,這邊是大同部落的重要水源

0642 遇到Y字岔路,不確定要選哪邊,先取右行,一路路跡明顯直到竹林區內即混亂,發現應該是採竹筍路,原路撤退

0656 退回岔路後,取左行

0702 Y字岔路,取左

0708 Y字岔路,取左

0724 抵廢棄工寮,廢棄工寮前原被倒樹雜草擋住路,一度以為走錯,後用刀一清,才看到路底。
廢棄工寮:


  廢棄工寮處有藍天指示牌,但面對廣大廢開墾地而言似乎沒有辦法指引一條明路,研究記錄中小花提及的"棒球場中左外野的邊邊",試圖極目望去,仍是看不到任何登山口跡象,於是抓了一下方向,就開始走吧!幸好開始走後,偶爾看見孤單的路條飄揚,看來八九不離十。好狗運的終於給我找到上稜路口,省去揮刀而行!不過這邊的植物會把衣服勾的亂七八糟...

  事後發現這邊找路的訣竅是,盡量跟著白色水管上行,就會看到路條!進到上稜路,路況更差,倒木雜草一堆,似乎久無人來,手邊沒帶路條,只好用刀砍個樹痕,當作標記,不過上稜路還是有稀疏路條可追。感謝"台中藍波-攀登者登山工程"、"基石俱樂部-台北友緣隊"的路條(好像還有一隊,但有點忘記了,不好意思!),受益良多!

千里眼就在上方,但面對廣大茂盛的植物區,該從何處切上正路呢?:


0731 從廢棄工寮續行
沿途展望,除了塔山外,在後面是奇萊東稜嗎?--嵐山一帶:


拉近看--嵐山、七腳川、人道、榮山:


三角錐山山形更顯霸氣了:


千里眼山:


0819 終於上稜,開始比較好走了!稜上是南澳杜鵑林,可惜花期已過,只剩下落花數朵

0827 展望點(H1401m),有塊平緩大石頭突出稜線東邊,站上去可見太平洋與蘇花公路以及立霧溪出海口,好個山海風光!
*此處遺留很多寶特瓶,似乎也有不少人在此駐足
展望點看立霧溪出海口:


展望點看太平洋與蘇花公路:


0849 離開展望點後沿稜續行抵碎石崩塌處,此處視野也很好。且有許多花花,很棒喔!
清水大山英姿:


美麗蘭花-台灣白及,感謝自然攝影中心-老庫前輩的指點!:



俯瞰大同部落:



塔山右邊後方的山是奇萊東稜嗎?帕托魯、立霧主、佐久間嗎?:



蜿蜒的蘇花公路、鐵道與太平洋:


清水大山就在眼前:


清水大山與1849峰:


太魯閣佛甲草,感謝自然攝影中心-九妹前輩的指點!:


爵床,感謝自然攝影中心-老庫前輩的指點!
  碎崩展望點過後,要找路進樹林芒草內,因為本不想鑽進去,所以嘗試一直走碎石坡,走到最後會發現無法切入山頂,只好乖乖近樹林芒草內。目前我有疊石為記,但疊石可能撐不久...Orz

0921 千里眼山頂,在芒草區內,不過已經被清理的很乾淨!山頂無展望,拍完照後速速閃人,要回平緩大石頭處休息!

0923 下山

0930 出樹林芒草,在這邊疊石為記,若看到疊石不要再沿碎石坡前進,要轉進山徑內
疊石與清水大山:


可見汽車喔!:


俯瞰大同:


0935 續下山

0953 回到展望點處,休息吹風看風景順便吃點東西!

1006 續行

1102 回到千里眼山登山口,看見Niki正在陪著民宅小孩!我趕緊梳洗一番,全身髒兮兮!

  本來他們說等他們箭筍採完,也吃完飯後,他們要開車子載我們去大禮部落,不過因為想說還有立霧山要爬,所以休息一陣子後,還是告別他們,謝謝他們的好意,自行用雙腳下山。

1158 告別大同部落
再見大同部落:



呂氏攀蜥(雌體),感謝自然攝影中心-wadasisnake、Japalura、小乖乖前輩的指點!:


大同與大禮間的砂卡噹林道路況還不錯:


仰頭:


1222 流籠

1251 抵達立霧山岔路口,路口有指示牌

  岔路口是寬大的土石產業道路,左轉進入後,一直沿著產業道路前進,不過發現好像跟小花的航跡不同,沿途有叉路嗎?沒注意到...所以趕緊回頭,想不到左轉進來約10~20公尺右手邊就有陡上山路,這就是立霧山西稜登山口了!

  下山後,在大禮部落有遇到黃秋菊女士說,其實可以沿著產業道路一直走,最後到她家後,即可登上立霧山,山路有整理過,而且有展望點可看到太平洋,還說我們怎麼會走那條都是草、倒木的路...嗚!要是知道我們也不想呀!XD

1314 左轉沿產業道路走

1324 越走方向越不對,於是原路退回,終於走到西稜登山口

1335 陡上登山口,一開始就雜草叢生、倒木橫陳...這真的是小百岳嗎?本想勸退Niki說不要爬了,不過Niki堅持陪同上山,真是感到抱歉!
可能是曲管食植瓢蟲,感謝自然攝影中心-嘎嘎前輩的指點!:


1423 一路走來沒啥拍照,帶著一絲抱歉登頂立霧山,辛苦了!^^"

1426 山頂無展望,拍完照後下山

1508 回抵登山口休息,吃點東西補充體力,此時發現飲用水快沒了,沿路又都無水源...Orz

1536 整裝上路,往大禮部落前行,平緩好走

1602 路旁一大片白色岩壁:


1612 流籠

1617 流籠,此流籠可看見下方的大禮部落
俯瞰大禮部落,索上還有一隻大鳥:


有侏儸紀的味道:


1621 途經一竹屋民宅:


1628 抵三岔路,直行下往大禮部落,左往太管處,我們在此休息一下

  休息時遇到一位黃秋菊女士從太管處那邊過來,他要往大禮部落的教堂而去,那是她家,而立霧山那兒也有她的家,由於此時起霧,大禮部落只見朦朧一面,她說是故意的,因為我們這次沒見著美麗的大禮部落,下次才會再來一趟...賣ㄚㄋㄟ拉~~>"
岔路口俯瞰教堂,目前是黃秋菊女士的家:


俯瞰派出所遺址:


蓋的還不錯的民宅:


1649 告別黃秋菊女士,期待下次來大禮部落,取左行往太管處!

1656 路右有一雨量計

1733 Y字岔路,左往大水管路,右往太管處,小休!

1740 取右往太管處續行

1752 大流籠站,此處是也很好,可俯瞰太管處、立霧溪、丹錐山...還有被亞泥剃頭的山>" 丹錐山:


*感謝登山補給站yarn(登山新手之新新手)、happyman(蚯蚓)兩位前輩幫忙指正諸山頭!^^
文章太長被卡掉...Orz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9) 人氣()

火龍果BLOG那邊看來的~^^,非常適合雨天備案!:)

網址:台灣影像部落閣
地址:台中市自由路一段150號

☆緣起☆

人與山林的對話,遇見了大自然的幸福!山林孕育了豐富的自然人文資源,步入山林間,傾聽自然的聲音,感受大自然的奧妙,一段段山林與生命的故事正幸福展開著…
台灣影像部落閣為配合「台灣意象~玉山風華特展」活動,特規劃以「山岳」及「生態」兩大面向為主軸的「山林紀事影展」,山岳部分播映玉山的自然風光、人文史蹟及自然生態之影片,如「玉山3D動畫影片」、「山的記憶~玉山人文篇」…等,此外另精選以國外山岳為主題或場景所拍攝的電影,如「攀越冰峰」、「灰熊人」…等;至於生態部分,則以播映國內野生動物為主的影片,如「逐鹿蹤源~台灣水鹿」、「草地明珠~環頸雉」…等。
「山林紀事影展」,一段段山林的影像紀錄,傳遞著人們與山林密不可分的關係,期盼您一同親近美麗的山林、體驗大自然的幸福感動。

☆活動時間☆
96.06.01(五)~96.06.30(六)

☆活動地點☆
台灣影像部落閣二樓團體放映室&10樓〈玉山劇場〉
台中市自由路一段150號

☆影展場次表/2樓團體放映室☆

場次表請參閱:http://www.imagesblog.gio.gov.tw/news/news-2.htm,謝謝!

☆山林生態講座☆
講題:與鹿共舞~追尋台灣水鹿的故事
講師:劉思沂 /「逐鹿蹤源~台灣水鹿」紀錄片導演/攝影
時間:6/30(六)下午1430
地點:台灣影像部落閣二樓團體放映室

☆洽詢專線:04-22249636/張專員萍蘭

P.S:沒時間去看也沒關係,也可以直接去「台灣影像部落閣」,借閱影片觀看喔!(影片不可外借,僅可在館內看,書籍類才可外借!)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昨日爬完新竹的油羅山與麥樹仁山後,原本計劃直接前往苗栗的清安國小宿營,不過今日天氣悶熱,爬山流了不少汗,所以KAKU大哥提議去苗栗市區的旅社住宿,我當然是說好了,有澡洗、有冷氣吹、有洗衣機洗衣服,還有電視可以看!^^"

  而且KAKU大哥已經來過多次這家旅社,所以老闆還算我們便宜一些呢!真是太棒了!

  晚上KAKU請我吃臭豆腐與豆花,不過份量叫太多,吃的好撐呀!感謝KAKU大哥破費!^^"

  半夜知道王建民有比賽,所以有計畫起來看轉播,不過,我實在太想睡了,雖然知道KAKU大哥已經起來看電視,不過我還是持續賴床,也不知道到了第幾局,終於起身來看!看到最後,好可惜,王建民只有第一局亂流失3分,後面就沒讓對手越雷池一步,但洋基的貧打只得了1分,粉可惜...。

  看完電視,又繼續睡回籠覺,05:30左右就起床梳洗打扮兼整理後告別苗栗市往大湖出發,早餐就在台3線與苗62線的7-11解決,吃完早餐正式往「洗水山」出發。

洗水山航跡:請參閱參考資料的第二筆紀錄,內有詳細航跡圖與航跡檔,不再重覆浪費網路資源。

南勢山航跡圖(點選照片會另開視窗,再點選照片一次,圖片會放大為原始大小,方便觀看!):


航跡檔:按此下載



人員:

KAKU大哥&我!

拜訪的山:

⊙洗水山:H1610m,3-6630號,又名冬瓜山(因山形像冬瓜之故),一旁還有磐石,山頂展望不甚佳!目前水雲三星上島山(鳥嘴山)至洗水山的稜線已經由北聯隊前輩打通,提供山友更多選擇,感恩!

登山口(參考自參考資料內的KAKU大哥的紀錄):台三線轉進苗62縣道(雪霸公園管理處),行約4公里至泰安(清安豆腐街),右轉苗62-1線(過清善橋),遇一Y字岔路取左,經清安國小(里程2.6k),過清安橋後左轉(2.8k)往腦寮庄方向前進,過腦寮橋(4.55k)續行遇三叉路口(里程4.6k),路口有綁路條,取右往果園大樟樹登山口(如果順水泥路左轉,可抵半天寮山或是洗水山大石登山口),5.2k取右過東山橋(GPS:243220,2704601)循水泥產道上行,產業道很陡路又窄,會車較困難,轎車行駛需留意,7.8k抵大樟樹登山口,前為菜園與農宅。

大樟樹登山口約935M,上下落差約675M,若有接駁車可以O行下山下到大石登山口或是縱走到上島山。

⊙南勢山:H1038m,3-6631號,山頂位於竹林內無展望!

登山口(參考自參考資料內的KAKU大哥的紀錄):回到台3線及苗62縣道口,左轉台3線南行不到兩公里轉入大湖市區,衛生所旁有苗61線道,路口有大南村指標(里程歸零),0.7k大湖國中沿路右轉,4.3k過大安橋左轉,6.6k泰安國中,6.7k大興派出所(621m 240124 2701861),三叉路取右(如取左是往耀婆山),8.5k基督教神召會左手旁有高大水泥牆,右邊有電線桿【大份田枝58】,左轉沿主要路及路旁三角點記號一直到10.5k處之「果園產銷班」停車,以這邊當作是登山口!

產銷班登山口約901M,上下落差約137M,非常緩且幾乎是水泥路,好走!

行程紀錄:

0645 抵洗水山大樟樹登山口,農宅前展望良好,美麗的耀婆山就在眼前,但一早的天氣陰陰的。
山形特殊的耀婆山:



農宅看大樟樹登山口,登山口在白色車子旁邊:


0656 登山口起登,一開始是竹林與雜草路段,好像有一陣子無人造訪?

0705 進入竹林和柳杉混生路段
不認識的蜘蛛,來不及好好拍,他就閃了...:


不認識,葉型有特色的植物--山苦賈,感謝自然攝影中心庫老前輩的指點!


疑疑,好像有印象...Orz--斑花青牛膽,感謝徐大哥指點!:



0742 路旁有生火遺跡,陡上後,此處適合休息一下!

0744 小休2分後續行
也是不認識的植物--日本商陸,感謝徐大哥指點!:



0826 抵大空地叉路,樹幹有指示牌,左往洗水山約5分鐘,直行往上島山約5小時,取左往洗水山。

0830 抵洗水山,山頂有路可以下到大石登山口,指標是寫往「半天寮」。
*由於一早天氣不甚佳,沒有拍到什麼照片...Orz
洗水山:


陽光下的柳杉林,這邊的柳杉林下植物還蠻多的:



雲霧遮掩的山頭是有名的馬那邦山:


下山約61分鐘抵停車處,整裝後驅車往南勢山出發!由於半夜起床看王建民比賽,又很早起床,有點沒睡飽,上車就打瞌睡,辛苦開車的KAKU大哥了。

  因為一開始走錯路,繞了好久才到南勢山,航跡已經把錯誤路線更正!正確的上山時間就沒有辦法紀錄了!從產銷班出發上山約30分,下山約15分鐘。

果園產銷班出發,遇T字路取左而行(我們這邊取右,所以後來上切繞了一陣子才找到路),右轉土石路一小段,又變回水泥路,遇叉路取左上再順著此水泥路經過一鐵皮工寮後,來到三叉路口,取右水泥路一路到水泥路止,右入竹林跟著指標走便可到南勢山山頂!

三角點被倒木擋著,不是很好拍:


產銷班看南勢山,右邊圓鈍較高的山頭便是南勢山:


走在竹林水泥路間,幸好有這些竹子遮蔭,不然會中暑喔:


透光:


刺眼的熱:


藍天白雲綠竹:


三岔路鐵皮工寮的展望:



  約12:17回到產銷班處,本想借水煮麵吃,誰知夫婦倆很好心請我們一起吃午餐,還請我們吃了好多沒有灑農藥的李子,非常好吃唷!真是很感謝,離開時我們也買了好吃的李子回家,而且還是現摘的,有青!^^

*南勢山紀錄寫得很差,僅供參考...請盡量看航跡圖與座標。

下山遇到一隻「黑冠麻鷺」,發現時,他還假裝不動,以為我們沒看到,所以我就可以大方的拍照,真是很好玩!^^"
黑冠麻鷺,感謝自然攝影中心jeshion前輩的指點!
靠...好像被人類發現了:


這不是真的,你們沒看到我:


媽~我想偷偷溜走...:


參考資料:

2007年0526~0527新竹苗栗的山----油羅山+麥樹仁山+洗水山+南勢山←KAKU大哥的紀錄!
2005_1218_【洗水山】--順訪半天寮山
2004_0822_「九芎坪山-四寮坪山-鷂婆山-南勢山」驚魂記
2003_1221_連登耀婆山、南勢山、司馬限山、千倆山與雪山坑山-黑夜尋基點之行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5) 人氣()

書籍介紹請看上河官方網站:http://www.sunriver.com.tw/takayama_taiwan.htm

  假日登山隊大興貼出團購消息(團購十套以上,每套只要$2880元),本來只是點心動...還不打算行動!(上河從我手中已經帶走百岳地圖集全套+南北島地圖了...貴ㄋㄟ)

  但是昨日看到有人去鄉野情敗家貴貴的蜥蜴CHACO涼鞋...我也忍不住跟大興下訂了!(團購已經結束了!)

  嗚~~失血中!希望失血值得!>__
  預計...端午節入手!^^y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油羅山航跡圖(點選照片會另開視窗,再點選照片一次,圖片會放大為原始大小,方便觀看!):

航跡檔:按此下載


麥樹仁山航跡圖(點選照片會另開視窗,再點選照片一次,圖片會放大為原始大小,方便觀看!):

航跡檔:按此下載



人員:

KAKU大哥&我!

拜訪的山:

⊙油羅山:H1763m,2-1555號,另有一棵森林三角點,與磐石。後查資料發現,是小花把森林點挖出來的喔!山頂展望不佳!不過沿途的柳杉林景緻不錯,中途還有大片的夯土駁坎遺跡,令人好奇。
(有兩篇參考資料提及油羅山山頂有三顆基石,其中一棵標明「水源保護基石」,應該是誤述?那應該是磐石而非基石!)

登山口(參考自參考資料內的KAKU大哥的紀錄):122縣道34.4K左轉過五峰大橋,竹63線0k起點,竹63線3.7k抵花園派出所(辦理入山證),轉角右入竹63線,往竹林部落,8.48k右轉柵欄為扇子排山登山口,約10.7k(從花園派出所起算7K)羅山林道入口取左,約12.2k 林務局工作站--羅山分站 (從花園派出所起算 8.5K),門前有羅山林道支線牌,取左邊政羅山林道北線往前行(往右是羅山林道南線,但有大石頭檔路想是已不通),由此至登山口約2K,路況一開始約200m有些不好,後面右轉好,轎車慢行可通過,前行約50公尺有一水泥房。

如續行122線縣道36.5K五峰鄉鄉公所;122線縣道36.7K處,鬼澤山入口。

由第一登山口上山(1152m),上下落差約611m,基本上都是上坡。

⊙麥樹仁山:H758m,2-1117號,另有一棵森林三角點,山頂被竹林包圍毫無展望,途中也有夯土駁坎遺跡。山徑石頭濕滑、整路幾乎無風無展望...本座山...未來的日子裡大概都不會想舊地重遊,我不夠愛山。XD

登山口(參考自參考資料內的KAKU大哥的紀錄):回到竹63線3.7k 處(花園派出所)往東北向前行,這裡起端就是竹62線(里程歸零起算),馬上經過花園國小,車子一路陡上往天湖及梅花部落至尖石內灣,8.1k處這裡是天湖社區旁;竹62線車道最高點,也是向天湖山登山口,14.9k處梅花國小圍牆前叉路左轉,內橫屏山入口(這裡竹62線1.75K有指標),梅花國小圍牆前(里程再歸零)續竹62線往尖石行,1.8K尖石到秀巒(竹60線3.6K處),錦屏大橋頭大叉路左轉約行4公里抵尖石大橋,過橋後就是120縣道,左轉120縣道約行兩公里在內灣熱鬧市區前,右手邊有台3線替代道路指標(120縣道26.7k處),右上台3線替代道路就是往麥樹仁山登山口(里程再歸零),0.8k 木馬道遺址,1.6k第一登山口,右手邊山徑口有登山布條,3.5k第二登山口,標高426公尺,右手邊山徑口登山布條更多,本次由此上登,5.5k第三登山口,標高553公尺,路口沒有登山布條,KAKU大哥上次由此上登無路跡,時間不及撤退。

由第二登山口上山(445m),上下落差約313m,基本上都是上坡。

行程紀錄:

0930 過林務局羅山分站後約200公尺停車,起步走!
*因為判斷錯誤,所以提早停車起走,其實路只有爛一小段,過去後就是康莊大道,但是也多了一份機會與時間可以悠走林道!^^

起步:


0950 抵達油羅山第一登山口,登山口處已經有一輛轎車,後來上山有遇到,是一位山友帶著大型犬來爬山。

0952 登山口起登

1003 過大岩石石壁處
續往上行柳杉在霧中展現其美麗風貌:


途中還看到油桐花,其花季已經近尾聲:


糞金龜:


1023 進入竹林與柳杉路段

1034 上稜線後,有一藍天指標:往油羅山約60分,在此小休4分鐘

1038 續行
續行約1分鐘見右手邊有大片駁坎夯土遺址,範圍很大,這片山林中曾經有哪些人活動過呢?他們的歷史還有誰記得?:


看見奇景...嚇了一跳,後來詢問得知這是馬陸寶寶,感謝自然攝影中心-蟲之友前輩的指點


呀呀~我忘記這是什麼了>



1122 抵達油羅山,山頂無啥展望,泡茶,吃吃點心,休息一下啦!^^
*休息的差不多的時候,兩位2266登山隊的山友也來到,大家開心的聊天分享山經並合拍!^^
基石、磐石、護石都有:


合拍照沒拍好><:


1208 下山

1300 下抵油羅山第一登山口
羅山林道霧景,非常適合騎腳踏車唷!:


1323 回底停車處,開車續往麥樹仁山出發!

途中經過花園溪:



花園溪旁的天主教法蒂瑪聖母堂:


1517 麥樹仁山第二登山口起登
登山口有指示牌,但是一路沒看到土地公廟?:


一開始就要低頭過倒木:


1535 過一小溪,不須脫鞋

1538 再過一小溪,同樣無需脫鞋

1548 駁坎夯土遺址,真巧!今日兩座山都有! 駁坎夯土:


1549 Y字岔路取右

1550 岔路,應該取左,但是判斷錯誤,取右而行

1552 發現方向錯誤,趕緊回頭,這邊應該是其他方向上來的路

1555 回到岔路!(這邊的錯誤,來回都犯了...真是不小心呀!XD)

1606 抵森林三角點處,二等三角點已經過頭,要在快到森林三角點前的竹林取左,該處無路條,進去後才會發現有路條指引
森林三角點:


1612 抵麥樹仁山二等三角點處
二等1117號:


下山約30分抵停車處!因為天氣悶熱,沿途石頭滑又在樹林內,一路無風無展望,走來...有點無趣>
後記:

1.羅山林道非常適合騎乘腳踏車,推薦!
2.花園部落應該適合去逛逛,有花園瀑布、法蒂瑪聖母堂等等。
3.資料提及「翡速景園」可露營烤肉,看夜景與賞雲海,非常值得去看看!
4.此處還可順訪「扇子排山」、「鬼澤」、「梅山」這三座小山。
5.腦海中已經浮現該怎麼規劃此處二日行程了!扇子排山→花園部落巡禮→翡速景園露營烤肉觀夜景→梅山或鬼澤→回家!^^y
6.翡速景園入園露營每帳500;有提供水及材火,園主戴先生,家電:(03)5852008;手機0933983322。
7.油羅山頂巧遇2266登山隊,該不會是4466登山隊的姐妹隊?當然不是摟~^^" 2266登山隊BLOG網址:http://tw.myblog.yahoo.com/davidlsj-blogarea/
8.感謝KAKU大哥專車接送!^^

參考資料:

2007年0526~0527新竹苗栗的山----油羅山+麥樹仁山+洗水山+南勢山←KAKU大哥的紀錄!
2007_0201_訪油羅山順遊扇子排山
2006_1118_油羅山休閒行;順登扇子排山、梅山
2006_1110_白雲深處探青山【油羅山】
2006_0408_新竹溫泉之旅(二) 內灣麥樹仁山O型+河岸溫泉
2004_1103_一日單攻麥樹仁山,高種山,赤柯山,帽合山,巴卡山,馬武督山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由於最近即將造訪太魯閣大同大禮部落,在申請大同大禮部落民宿的同時,得到這份邀請函的文件檔,看完後,覺得好像蠻不錯的耶!所以貼出來給大家參考摟!

活動簡單轉述:

  這是一個以輔導原住民獵人成為生態嚮導的實驗計劃,希望讓原住民獵人發揮專長帶領遊客從事野生動物觀察,取代原有之狩獵收益,期兼顧自然生態與居民之生計,並使野生動物資源得為原住民及一般民眾所共享。97年6-12月試驗評估期間,每月優待一個團隊,優待對象為:以推展生態旅遊為主之社團、旅遊業者或保育團體,以企劃人、領隊或活動執行者為優先考量,主辦單位有權篩選,參加者只需自付食宿費1200元,並自理到太魯閣的交通。

  一場台灣山林的狩獵革命即將展開

  這場逐獵沒有獵槍十字弓

  叢林祖先給我們的眼睛和耳朵 是我們的基本配備

  文明社會支援我們的相機望遠鏡 是我們的獵具

  太魯閣的部落獵人是我們的嚮導

  他們過夜的岩洞也是我們的宿處

  學習他們雙足輕靈起落 一如林間的獸

  學習他們噤聲穿行 一如避敵的獵物

  靜默 是山林最莊嚴的課題

  獵與被獵 都在無聲中進行

  當看見動物的驚喜在心中洋溢

  我們就回報給獵人一份嘉獎 然後

  當我們再度回到紅塵

  崖壁上長鬃山羊奔躍的身影

  山谷中山羌宏亮的叫聲

  枝椏間悠忽來去的飛鼠

  將依然在他們的世界裡悠遊

  卻總在你閉上眼的霎那

  為你心中某個偏僻的角落注入山間的靈氣

詳細資料:

  「跟著獵人走」BLOG有資料可參考:http://www.wretch.cc/blog/mytaroko

  不過,若需要詳細資料,可以email至followahunter@yahoo.com.tw索取!^__^


參考資料:

賴小鳥:2007_0328_砂卡礑部落

太魯閣同禮部落:http://www.taroko-ecotour.com/about.php?PHPSESSID=ab63938b01e3f2cb0181a2b12670415f



  好可惜,我們去的日子沒有搭上這活動的行程,不然一定報名啦!^_____^y

  不過,活動都是試辦,希望大家能回饋給主辦單位更多想法與建議喔!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前言:

  會知道這片子,是在去年賴小鳥的介紹下知道的,原本去年作者「亞榮隆.撒可努」要來台中演講,後來因為天氣因素,飛機無法飛回台中,所以最後取消了!(大概是這樣吧?有點忘記了...)

  不過,當時還沒看過這片子,只看了賴小鳥的BLOG:獵人學校,認識不多...

  直到最近,不小心有了片源,趁著今晚有空,看了全片,還真是不錯看!雖然拍攝的技巧與演員演技都不是很嫻熟,但...有一種很自然的感覺,而且我很喜歡影片提到傳統的獵人文化以及獵人對獵物的尊重,強烈推薦!!!

  對了,這是先有書,才有電影,看完電影後...嗯!要去找書來看!

影片介紹:

導演:張東亮
演員:沈世朋、柯欣傑、亞榮隆.撒可努
日期:2005/12/10

簡介:

  在茂密的森林深處,一個年青人身穿著警察制服,騎著一輛摩托車。這個年青人就是—亞榮隆‧撒可努,他的天職,是獵人。

  撒可努自小就由父親教授獵人哲學。有次他們一起找尋有飛鼠藏身的樹窩,父親用長褲做成的網袋封住洞口,然後用煙薰想引飛鼠出來。但等了一會還是沒有動靜,父親於是讚嘆:「哇!這隻飛鼠天天都有上課,可能國小有畢業...」

  撒可努好奇地問:飛鼠真的有大學嗎?父親答:當然有,想成為一個出色的獵人,你要學的東西還多著呢!

  撒可努長大後組織了一個小家庭,過著原住民安逸自在的生活。有天,部落召開大會,原來政府計劃在他們舊部落的原址建一條高速公路。族人大表反對,因為這樣會破壞祖靈的安寧,而且他們每年都要上山祭祖,如果不阻止政府建公路的話,可能會發生嚴重的後果。最後族人推舉撒可努到台北跟政府官員見面商討,其他人會為撒可努向祖靈祈禱。

  撒可努北上來到營建署會見官員,官員向他解釋興建公路的必要,撒可努叫他什麼也不用承諾,只要跟他回到部落裡住幾天就可以了。官員本來拒絕,但為了逃避家庭聚會,就以此為藉口間接答應了。

  官員隨著撒可努來到台東,撒可努敘述自己小時候的故事,好讓官員多點了解他們的文化,好比他外公叫他將沙灘上的玻璃樽埋起來,不要破壞沙灘的美;外婆叫他掘個洞然後豎起一棵大樹好遮蔭。面對原住民和大自然親密的關係,官員完全不能理解。族人更以山豬肉和飛鼠湯宴請他,但他都不敢嘗試,只感到自己格格不入。

  在官員寄宿撒可努家時,撒可努對他訴說了一件童年往事。原來小時候的撒可努非常頑皮,有天,撒可努想用自己的儲蓄買參考書,後來卻發現母親用買菜的錢幫自己買書,因不忍母親用家用買書,竟興起了偷書的念書,後來更被書店老闆當場揭發!父親知道之後,打了撒可努一巴掌,撒可努又怒又羞,竟離家出走!!

  撒可努跑入了森林的深處,因迷路而感到恐懼,就在撒可努不知所措的時候,一個獵人出現對他說:排灣族的男孩個個都是堅強勇悍的獵人,怎可以偷偷落淚?於是那個獵人教導撒可努如何在森林中克服寂寞和恐懼。之後獵人不知去向,只留給撒可努到外公家的路的指示,撒可努依指示前往外公家後由外婆帶回家,向母親說出了偷書的原因,母親更感動得說不出話來。撒可努說他從此之後便更喜歡讀書,官員聽了以後感動不已...

  後來撒可努帶著官員參加排灣族的豐年祭,並回到老部落參加祭祖。而就在官員臨離開台東之際,碰上了撒可努外公的追思會,官員被莊嚴的歌聲所吸引,彷彿看到撒可努的祖先在奮勇抗敵,震撼他內心深處。官員就此答應會盡量幫助,使山林不被破壞。但撒可努真能保住他們的山林嗎...

問題:

  撒可努是台東的排灣族,影片中介紹的老部落,其實石版屋保存很完整,感覺上比魯凱族的舊好茶更完整,這會是哪裡呢?

  我的腦海中只記得屏東縣的老七佳部落有如此完整的石版屋,但因為還沒有去拜訪過老七佳部落,所以不太確定是否就是在老七佳拍攝的?好好奇,也好想去老七佳部落看看呀!看看排灣族與魯凱族的石版屋有何差異?

老七佳部落參考紀錄:2006_0514_老七佳石版屋部落探訪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7) 人氣()

松鴉(橿鳥),2007_0513_攝於水漾森林,感謝阿戊前輩指點^^。


說明:

  松鴉,為台灣特有亞種,分布於中海拔至海拔3,000多公尺山區,為雜食性鳥類。

  詳細介紹請參考:http://taiwanbird.fhk.gov.tw/org/03dbase/date_a85/date_a85_word.htm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梅雨季報到,原訂松羅湖、拳頭母山取消,偶家老大因為已經幾週沒出門,不開心,所以開車往國境之南晃晃躲梅雨,最後落腳在墾丁,雖然是躲雨行程,不過還是摸了一平地點與爬了一座山。^^"

造訪的山&基石:

⊙埔頂:H119m,2-1164號,台灣最南之二等三角點,詳細登山紀錄可看KAKU大哥領隊的:2006_1216_台灣最南之一二三等三角點+藍子&順探阿朗壹古道入口
⊙牡丹鼻山:H213m,3-4244號,位於目前地圖標示的旭海大草原

  由於出發時間晚,又在東山休息站搞烏龍,休息過後居然往北開,開到古坑才發現方向錯了@@,趕緊下古坑交流道再南下...Orz

*東山休息站有幾棵「阿勃勒.黃金雨」正在盛開,黃澄澄的美不勝收,後來一路往南,也是黃金片片,南部,已經是黃金雨的季節了。

小尖山附近南望的海灣:


  一路南下,來到了墾丁,還沒想好要住哪好?我對南灣&墾丁大街的喜好度非常低,所以一路續開到船帆石附近,看到了好幾間還不錯的民宿,不過都客滿了。真想不到,原來天氣不好,墾丁一樣還是頗熱門!後來有個"小蜜蜂"來問,去看了之後,很可惜,房間設計不是很好,只能走出陽台去看海,不符合需求,所以只好說聲抱歉了。

  後來找到了一家民宿(名字忘記了,海南島嗎?),地點不錯,隔壁是很有特色的"長得像廢棄屋的民宿"(也客滿了),而隔著一條街就是海,就在船帆石的對面不遠處,雖然不是想要的調調,不過因為附近似乎也沒有選擇了,就住下吧!不過這間是4人房,打開窗戶就是海&船帆石,實在也是不賴摟!^__^

  整頓好房間與行李後,稍微去逛了一下船帆石,吹噓一下去年夏天去跳海的往事後(詳看:2006_0909-0910_驚「夏」奇航-船帆石之跳水趣),覺得天色因梅雨鋒面來襲變得很美,於是回房間拿著相機,順便去7-11買了啤酒、零食就在堤岸邊享受閒適的美景了。

看海:


美麗海天:


船帆石:


香蕉船翻船啦!下次來墾丁也玩一下這個好了,好久沒玩了:


載浮載沉:


越晚,天色越晴耶~:





坐到天黑,山是大圓山,山腳下是歐克山莊:


  回到民宿房間,今晚的晚餐是煮飯實驗,話說爬山爬了一陣子了,到現在還不會煮飯,實在有點說不過去,所以就打算今晚來個山下實驗,試試看煮白飯。

  嗯~開始依樣畫葫蘆,放白米、加水,大火燒開,水滾後,密閉鍋子,關小火、放著不理他...待會應該就有香噴噴的白飯吧?

  嗅嗅~~哇!有燒焦味!怎會這樣?才小火煮了不到15分鐘...趕緊打開來看,表面還OK,不過鍋子中央處真的燒焦了,連鍋子都烏漆抹黑了(也洗不起來),有點心疼...不過還好飯焦的地方不多,只有中間一點點,算是不幸中的大幸。試吃了一下米粒,熟了耶...還真快!^^"

  奇怪,是哪邊出錯呢?難道小火時,還要不時照顧鍋子嗎?下次再實驗一下好了!

  飯後湯飽,本想稍晚去逛逛的,順便帶NIKI去「出火」,不過不知怎的,或許是雨後的墾丁太過涼爽,NIKI睡著後,我也睏意漸濃...ZZZ,不知不覺也睡著了,夜遊?下次吧!

  半夜,外面有人在放煙火...有點吵,有點想起床看...不過還是想睡XD

  一早起床,拍了一下隔壁的"長得像廢棄屋的民宿",真的是蠻特別的,跟花蓮那間民宿一樣,都是有點廢棄的感覺!

如果可以,真想光明正大去拍:




  早餐後,我們驅車往龍磐公園出發,打算一路往東開,再往北開!來到龍磐公園,想到去年KAKU大哥帶我來找三角點,這次也帶NIKI來,但手上沒拿GPS,全憑感覺找,想不到還是給我找到,真是LUCKY!^^"

  龍磐公園可遠看墾丁大尖山,這邊看大尖山,可就真夠尖了,原本想這趟就去大尖山,後來想想還是算了,天氣不是很好,上去也不會有太好展望^^"

龍磐公園玩跳跳:


龍磐公園草皮開滿了這藍色小花(牽牛之類的嗎?)--土丁桂,感謝徐大哥指點!:


  逛完龍磐公園與風吹砂,我們來到了"港口",這地方應該不熱門,我本來也不太知道,不過我們被美麗的吊橋吸引過去,所以就過去走走,吊橋下應該是「港口溪」,吊橋無名!

  哪泥?走吊橋要花10元當作清潔費?我走了那麼多吊橋,好像是第一次要花錢的...算了,還是付錢買"過橋費"吧!~"~

吊橋,距離蠻長也還蠻不賴的,當然人也是爆多:


  離開港口,續行來到旭海,想到上次走阿朗壹古道,並沒有時間多走旭海大草原,這次就來逛逛吧!雖然這不是原本的旭海大草原,不過還是走看看吧!

  往旭海草原路上路況良好,一路緩上,突然又下起雨來...兩人沒有帶雨具,只好躲在涼亭處躲雨,雨勢稍歇又續行,嘿!路旁有顆三角點,是牡丹鼻山,本想繼續走過去,不過雨勢沒有轉緩的趨勢,還是回頭是岸,下山吧!

登山步道整建的相當好:


涼亭處看海岸線與基地:


牡丹鼻山三角點,從登山口到此大約30min可到:


三角點過去還有涼亭,不過雨勢不停,還是謝謝,下次再來:


  離開旭海,我們往「哭泣湖」出發,哭泣湖位於屏東縣牡丹鄉東源村的199縣道旁,地圖標示是「東源池」。

  哭泣湖這個名字很令人遐想,不過其實這是"音譯",在排灣族語裡,「哭泣」是指水流聚集之地,此池是為了灌溉才挖的。日治時代,日人為了灌溉用,於是命令原住民挖出一個水池來儲水。

  哭泣湖孕育著稀有的保育類植物-台灣水韭,還生長有水社柳,每年6-7月可來此賞野薑花!

  哭泣湖畔有間石頭屋民宿,是當地的排灣族董牧師所興建的,建材大多使用"南田石",整間感覺非常棒,不過...要逛哭泣湖,得先消費一番才可進入!

  我們點了"頭目特調咖啡"與"獵人小點心"吃,頭目特調咖啡其實是加了小米酒的咖啡,美酒+咖啡還不賴!小點心一盤是花生,一盤是不知名的東西,問老闆,老闆說是商業機密,不便告知...我真不知道我吃了什麼東西下去?~"~

  在2樓的咖啡廳喝咖啡看雨中的哭泣湖實在很享受,雖然哭泣湖始終濁濁的,但在雨中顯得別有一番滋味,艷陽下不知道是何景象?

  哭泣湖附近,還有個「水上草原」&「矮黑人遺址」,排灣族人又稱水上草原為「不動」,就是不准開墾破壞之意。董牧師說,以往排灣族人將東源社區這塊地視為惡靈聚集之地,牡丹社事件發生後,日人強迫其他地區的排灣族人遷來此地。剛遷入時,族人病的病、死的死,部落裡的巫師便做法將所有惡靈集中到東源水上草原。從此之後,排灣族人就將此處視為禁地,要進入一定要有部落長老及牧師帶領,行前還要在額頭塗上豬油,以祈禱儀式祈求祖靈的保佑。進入草原後,也要象徵性地在草原上倒點水,表示願將食物分享給惡靈。

  因為有此禁忌傳說,所以還是尊重傳統,不便自行探水上草原,下次再請牧師導覽好了!

石頭屋前遇見一隻小貓...淋著雨,一直叫...好可憐呀!可是實在無法養貓!>_


石頭屋民宿:


我只拍了這張...因為門口寫著「全面禁止拍照」,我是好國民...真的就沒拍了,不過事後找資料發現很多人都有拍耶...那ㄟㄚㄋㄟ?

199縣道拍哭泣湖,在石頭屋內依舊沒拍,只好出來偷拍,殘念呀!:




*「哭泣湖畔石頭屋」與 「凡伊斯山野菜館」,(08)8830463。
*期待跟大家一起來這邊玩唷,已經有初步行程規劃了!^^

  離開哭泣湖,來到一個叉路,這是往內文部落的路,我在地圖上有看到,感覺是很偏僻的地方,應該沒什麼人會來,看看時間還不算晚,所以決定繞進去看看!

叉路的入口意象:


內文部落有個小學:


小學很小,一個操場,一間校舍...:



  看來這邊應該蠻適合當作我們的「原住心希望」的地點之一!

  告別內文部落,來到東港吃「趙壽山」雲吞後,便一路北上回家啦!^__^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2) 人氣()


淵源(以下內容若有錯誤,還請給我指點,謝謝!):

  「溪阿縱走」是六、七十年代最熱門的健行路線,流傳過許許多多的故事,或浪漫、或玄疑。問問你的長輩,相信很多人都走過。當初的溪阿縱走-有兩條走法:1.是登山團體的走法,2.是救國團由和社過來,其中「和社」是指目前的「同富村」,位於南投縣信義鄉;登山社團走法又分:1.由「廣興」搭材車上到杉林溪工寮(目前聚英村位置)下車,廣興位於南投縣鹿谷鄉;另一種走法是沿溪頭神木邊的林道上到杉溪公路之流籠頭→安定灣→杉林溪工寮,接著經眠月神木、好漢坡、石猴、眠月站、塔山站後來到阿里山。
*以上溪阿縱走走法感謝狀元前輩在補給站上的介紹-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57664

  由於目前溪頭到杉林溪的溪杉公路暢通,所以以現實角度看來,目前應該稱為「杉阿縱走」比較恰當,也就是杉林溪到阿里山。另一「和社路線」,恕我找不到資料!>_ *杉阿縱走:杉林溪→青年二號橋旁的杉林溪林道→上切亞杉坪林道主線(此上切路段,昔日應該稱為"克難坡")→亞杉坪林道主線→轉亞杉坪林道支線→眠月神木→石猴→阿里山。

  曾經風光一時的溪阿縱走,歷經風災、雨災,最後歷經921大地震後,縱走路線宣告中斷,一斷就斷到現在,著名的石猴其鼻子也崩掉,所幸台灣最老的眠月神木還依舊建在。然而在溪阿縱走路線斷掉後,雖有許多林務局人士有走通全段,不過因為沿途崩塌甚多、路徑不清等等因素,一直沒有一份詳實的走通紀錄,而登山補給站上也陸續有前輩想走通此路,不過似乎都沒有一完美結果。

  因為921大地震後,鹿屈山附近也震出一個「堰塞湖」,有人稱之為「水漾森林」,不過地點成謎,沒有太多人知道其詳細位置,後經嘉義縣山協李小石理事長與其友人,2006_0616嘗試從豐山千人洞縱走到阿里山,但方向判斷錯誤,竟然從千人洞經水漾森林走到鹿屈山回到杉林溪,於鹿屈山途中巧遇山友黃山雀先生,黃山雀將此寫上其網誌:6/18 鹿屈山~驚奇之旅)。

  而阿戊前輩因為想去「千人洞」,所以藉由GOOGLE搜尋千人洞資料,首先找到「蘋果日報」的介紹,裡頭便有提到「水漾森林」,憑藉著一些找到的資料,阿戊前輩等人便一日輕裝初探千人洞,順便為「水漾森林」探路,詳見:2006_0422閒閒沒事幹--豐阿縱走第二集--拜訪千人洞;隔了兩週,阿戊前輩等人再度踏上千人洞之路,此次是重裝二日行,為的便是水漾森林,不過卻鎩羽而歸,詳見:2006_0506_露宿千人洞愜意二日行,經由她們的披露&介紹,我也被此水漾森林著迷了。

  於是,我也於2006年中秋節,夥同賴小鳥與黃梅鹿兩位朋友,踏上尋找千人洞與水漾森林之旅,結果水漾森林當然也是沒找到,但是那次的經驗卻是令人回味無窮的,詳見:2006_1007~1008_豐山千人洞,順探水森林(鎩羽而歸),而我深信,有一天我們會找到的,如「保羅.柯爾曼」在「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一書中提到的話「當你真心渴望想要一件東西時,全世界的人都會起來幫你。」!

  近日,YIAMAN前輩的持續打探溪阿縱走與水漾森林消息,並於日前探查「杉阿縱走前段路線」(杉林溪到克難坡),帶回一份可靠的資料,並詢問到眠月神木之座標位置。於是促成了阿戊前輩再度興起一探眠月神木與水漾森林計畫,我也有幸受邀其中,真是感謝!

眠月神木:樹齡約4100年,樹高48公尺,胸高直徑688公分,材積807立方公尺(感謝阿章大哥的資料,詳見: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57598)

GPS航跡:溪阿縱走‧風華再現航跡檔

行程規劃:

DAY1
杉林溪林道登山口→克難坡→亞杉坪林道主線→溪邊工寮→輕裝轉亞杉坪林道支線探眠月神木→回溪邊工寮露宿

DAY2
溪邊工寮→亞杉坪林道主線→克難坡、高繞、水漾森林三叉路→輕裝往返水漾森林→杉林溪林道登山口

參與人員:

阿戊、將軍大人、火星人、維軒社長、怡靜學妹、慧君學妹、竣翔學弟&我,共8人。

行程記錄:

接續前篇-2007_0512-0513_溪阿縱走‧風華再現之杉林溪到眠月神木段: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13116634

2007_0513_DAY2

  來到水漾森林,總想到伍佰的"挪威森林"那首歌中:那裡湖面總是澄清,那裡空氣充滿寧靜,雪白明月照在大地...啦啦啦~~我想再來這兒,看看她清晨與夜晚的容顏是何模樣...!

0635 從營地離開,分成兩隊,阿戊帶一隊,維軒社長帶著三位學弟妹殿後,心中感覺很不好意思,這趟沒能跟學弟妹好好聊聊...>" 一早的天空好藍,葉子好綠:


張大手臂的樹:


做好萬全的防護,臉&脖子才不會被芒草千刀萬剮:


偶見的康莊大道,令人遙想當年時:


天藍好個山景:


杜鵑花開燦爛(猜測為西施花):


我的影子:


阿戊背影:


0804 來到高繞崩塌處腳下,不想鑽樹林,直接上崩塌地
將軍攀爬背影:


高點看阿戊與火星人攀爬:


0810 4人通過崩塌處

松針光影:


0822 來到大空地高繞岔路,卸重裝,換輕裝準備一探水漾森林。從營地回到此近2小時,昨天有走過果然速度有差。
日光斜射:


0845 往崩塌地前行約2MIN,取右下小徑下探水漾森林。
呀~~這才是原始森林:


0904 整段來比較有危險的地方,需要攀爬,但也通過不難。
阿戊:


這是?:


0922 發現中空樹,是被盜取牛樟嗎?
中空樹:


用心良苦:


0932 下到水漾森林處,再稍上方就看見水漾森林,好大呀,極目望去幾乎看不到對岸..."忘憂森林"實在沒得比... *當看到水漾森林的那一刻,實在無法相信會那麼順利,居然路都開好了,刀子根本無用武之處,大家好開心的大叫著,劃破了森林寧靜,也濺起了湖面漣漪,水漾森林呀水漾森林,我們真的來到你腳下了,如果森林有水精靈,我相信精靈就住在這兒...
*整段下坡路,約下300m,中間很陡,前後段緩坡,途中芒草路段不多,算是很好的路徑,差不多50分鐘就可望見水漾森林。

水漾森林,其實是921之後形成的堰塞湖,湖中都是被浸泡而死的柳杉林:





大便?好像是白鼻心的喔?:


  我們一直沿著路走,路在湖邊緩上緩下,最後來到一個營地,而且有人住過,很多東西都留著,應該是來渡假吧?不過...這些人沒啥公德心,垃圾亂多,破壞了整個美景,下次再來我會帶個垃圾袋把瓶瓶罐罐帶走。

  營地旁邊是個出水口,湖水從這邊流注到旁邊的石鼓盤溪,由於跟我們預期的時間差粉多,所以決定在此墮落,喝喝用水漾森林湖水泡的茶滋味如何?

0945 來到營地處,路也僅止於此。
出水口,一旁可下到溪谷邊!:



出水口的漂流木很多:


自然的演替,哪天這些柳杉都會消失吧?這樣的景象會維持多久?:


營地前方看水漾森林:


一壺茶,一美景:



將軍與水漾森林:


阿戊與水漾森林:


*都沒看到火星人?因為他去其他地方晃了...後來找到李小石前輩拍照處。

敬!水漾森林!:


營地旁來了一隻橿鳥與我們作伴(感謝阿戊介紹!):


湖面漣漪:


1041 與水漾森林相處約一小時候後,得暫別此美景了

離別一拍,這邊好像就是李小石前輩拍攝處:



紅與綠的相遇,自然就是這樣奧秘:


聽阿戊說這是蠍子草,長相跟咬人貓很像,被咬到也一樣唉唉叫:


1137 回到水漾森林下切處
*這段路上坡回程也將近花了1小時。

1139 回到大空地高繞岔路,學弟妹們全部躺平了,這地方是個不錯的營地,我也想睡一下^^"

維軒社長率先起來迎接我們回來:


1209 小休後,收拾好裝備,我們得繼續趕路了。
這兩棵樹是在模仿嗎?:


這段路走來頗愜意:


1221 左上山徑為鹿屈山越嶺道岔路,取直行
鹿屈山越嶺道登山口:


1232 下克難坡抵杉林溪林道,休息等人。

1258 續行
辛苦維軒帶領學弟妹了,也辛苦了初爬山沒多久的學弟妹,希望這趟路不會打擊了爬山的樂情!^^":


1329 抵有水廢棄鐵皮工寮
很多的芒草就是這段路的特色:


1420 抵達小崩塌地,小心通過
火星人:


1446 全員通過崩塌地後續行

霧中的杉林溪林道:



1521 抵鹿屈山下山捷徑口,因為害怕踢林道了,決定走比較陡的捷徑路,再此等候所有人到!

1535 維軒&學弟續踢林道,其他人走捷徑下山

死掉的赤煉蛇,好像是被打死的?好可憐...阿戊離去時將其屍體移到草叢內:


1555 下到杉林溪林道口,涼亭好像改名字了...變成"仁亭"???
仁亭,記得上次來叫裕亭:


  隨後維軒他們也到了,走捷徑好像真的快不了多少...不過,走在泥土上還是比走在水泥路好XD,第二段捷徑的木梯已經損壞,只剩下繩索與殘木,重裝下來不太好下...。

  這趟眠月神木與水漾森林終於圓滿的結束了,心中好開心!^___^

後記:

  真的很高興能如此幸運找到眠月神木與水漾森林,接下來只剩下好漢坡到眠月神木段的踏查,如果踏查成功,那杉阿縱走路線就幾乎重生了,兩日一夜的杉阿縱走應該指日可待,期待這天的來臨!

  此行非常感謝眾多前輩的指點與建議,也感謝林務局與杉林溪森林遊樂區的大力幫忙,沒有他們,我們不會如此順利,再次謝謝所以曾經幫助過我們的人!

參考資料:

2007_0511_請教早期走過溪阿縱走的前輩是否還記得:
2007-0408_溪阿縱走前行路線探勘(回程走鹿屈山越嶺道)
2006_0109_請問有否溪阿縱走地圖?
2006_0527_溪阿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