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 嚴肅的題目-垃圾 (4)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本文全文轉載自:「因為年輕」的網誌-http://www.wretch.cc/blog/minkcoat&article_id=18585947,感謝因為年輕願意讓我轉載這篇文章!^^"

在寫下這一篇文章前,我想先說一些故事的前提。

  帶便便下山是我在參與台灣生態登山學校第一期LNT課程時就很想嘗試的一項行動,除了在課堂上從鰻魚那兒得知一些如廁的方法,自己也在網路上瀏覽到一些如廁或帶便便下山的文章,當時和其他學員討論此議題時的氛圍很有趣,因此讓我躍躍欲試。只可惜,第一次LNT課程(2006春)以及第二次LNT課程(2007春)的期末攀登都因故取消,當時想帶便便下山的衝動也漸漸遺忘了。此次LNT體驗營(2007年夏)上山之前,我原本計畫要跟大家一起學習挖貓洞埋便便,找不到原本買的園藝用小鏟子,於是想向Raven借,但是此行的領隊金珮卻對我說:「你要帶便便下山啊!」我這才想到:「對喔!我可以帶便便下山。」而且金珮說自己也要試試,心想有人一起做,更增加了動力。再加上這次體驗營只有三天兩夜,帶便便下山的困難度應該會比在長程縱走的情境下簡單許多,因此助長帶便便下山的動機。

  另一個必須要說明的是,此次我對於帶便便下山的理論基礎並沒有太認真研究,那些模模糊糊的概念是一年以前在課堂討論上、在網路瀏覽中得知的,所以本文不太會處理為什麼有人會倡導帶便便下山這回事;目前我只能提供幾種看待便便議題的視角,例如:人與其他動物的便便真的有所不同嗎?帶便便下山這個動作是否意味著人們不屬於大自然的一份子?把便便帶回都市來處理難道就對整體環境比較好嗎?也可以試著想想在不同的登山脈絡下(如隊伍人數多寡、冷門與熱門路線、海內外登山的差異…)是否只有一種正確的如廁方式?看見滿地排遺或衛生紙時的景象對於登山者在感觀或情緒上的影響又是如何?在本文我反而比較期待分享帶便便下山的做法,例如帶什麼樣的罐子裝便便、有什麼配套措施(如何掩飾排遺的顏色形狀、如何除臭)、下山後如何處理等等,在思考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我也覺得很有趣。所以若問我這次爬山為什麼會帶便便下山,我會回答:因為好奇,也為了體驗。

帶便便下山的初體驗

一、上山前,我想著該帶什麼東西上山裝便便會比較好。LNT的精神應不只限於山上,而是一種更廣義的生活態度,所以我盡可能利用平日所蒐集到的東西做為帶便便下山的工具,而不用另外花錢買罐子與配套裝備;我也考量到下山後能夠好好處理便便並減少垃圾量等問題,因此,我做了以下準備:

 1.有蓋塑膠密封罐一個(我稱之為便便罐):用途就是裝便便並且減低味道散溢。(最常見的就是裝海苔或果凍的那種。考量到行程較短,加上我在山上山下都不容易有便意,因此帶的便便罐比較小,只有約1公升大小。這個罐子是我在打掃時找到的。)

 2.茶包兩三個:預期可做為除臭之用。(原想帶爽身粉做為乾燥與除臭之用,但臨時找不到也不想另外買而作罷;曾有人建議搗碎阿斯匹靈,也有除臭功效。)

 3.乾燥劑一包:預期它可以在罐子裡發揮一點點乾燥的效用。(最簡單的就是海苔等食物有附的那種。)

 4.準備包裹便便的傢伙(以預期便便次數來準備要帶幾套,此行我帶兩套):

  甲、內層:平版衛生紙或薄一點的擦手紙數張,用途就是包餡啦。(廚房用紙巾較厚,不容易在水中分解沖入馬桶,不建議使用。)

  乙、中層:薄牛皮紙袋,用途為包裝內容物,牛皮紙袋的顏色不會讓人看見內容物(最常見的就是速食店外帶會給你的那種,平日我會蒐集。曾有人建議用報紙包裹便便並用黑色塑膠袋反抓入袋,但我考量到下山後不想把它當垃圾丟進垃圾子車處理,也會增加垃圾量,因此沒這麼做。)

  丙、外層:密封袋,做為便便罐與便便的中介,是包裹便便的外衣,方便拿取,也再次減少味道散溢。若密封袋夠大,可以一個密封袋裝一份以上的牛皮紙包裝後的內容物,也好整理。(每次下山之後我都會留下狀況尚可的密封袋,這次帶上山的密保諾也是之前使用過的,但要確保它是否有破洞或是曾裝過什麼東西等問題。)

 5.其他(視個人需要準備,例如乾洗手、酒精、濕紙巾等,方便處理便便後清潔雙手等)

二、上山後,在一個天氣非常晴朗的早上,我竟然有想要便便的感覺,當下很興奮地在開闊的箭竹大草原上做起帶便便下山的實驗。程序說明如下:

 1.鋪上平版衛生紙或薄一點的擦手紙數張,佈置好自己的便便範圍,然後對準範圍開始便便。

 2.製作便便包裹─便便完後用鋪在地上的衛生紙將便便包起來(內層),如果覺得有點濕,可把一兩張擦屁屁的衛生紙包在裡頭順便吸收多餘的水份。然後把這份有了外皮的餡丟入牛皮紙袋內包好(中層),再投入密封袋中(外層)。可視情況在便便包裹中層與外層加入去味小物,如茶包或阿斯匹靈。

 3.便便罐內已放有一包乾燥劑與茶包,把便便包裹投入後,蓋上蓋子即可。

 4.清潔雙手。

※小小提醒─盡可能做到乾濕分離─先尿尿,後便便,雖然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收放自如的。乾濕分離的目的在於使便便包裹能較乾爽,也能減少便便包裹的重量。

※保持愉悅的心情進行以上這些動作,盡可能視自己在進行一項藝術活動,從頭到尾要有手作的精緻感。

※我把便便罐放在不影響食物飲水也不會受壓的地方,置於背包側袋。

三、下山後,就是面對自己便便實驗是否成功的時刻。此次我沒有把便便丟入垃圾子車,因為我覺得把便便包裹當垃圾似乎會造成處理垃圾的人以及相關系統的小小麻煩,而都市已有一套系統平日處理人類排遺的系統(先不論此系統的是否完善,或者把便便帶下山對都市是否公平等問題),所以我交給沖水馬桶來處理。方式如下:

 1.打開便便罐蓋子,取出裝了便便的密封袋(外層)。打開密封袋後,取出牛皮紙袋此包裹(中層)。打開牛皮紙袋後,將包有衛生紙的便便內容物小心甩到馬桶裡,然後沖掉。

 2.處理剩下的容器與用具:例如我把茶包、乾燥劑、牛皮紙袋、密保諾丟入垃圾筒;原本也想把便便罐丟掉,因為心理上覺得怪怪的,但後來還是把裝便便的罐子洗乾淨,心想哪一天或許還是可以派上用場(當然應該也只能裝便便了)。

※打開便便罐時要有一些心理準備,因為儘管有密封罐與密封袋保護,味道還是會「氣若游絲」地散溢出來。打開便便罐前要先吸氣,然後利用憋氣時間把這些手續做完。附帶一提,那些裝過便便的袋子當了垃圾丟入垃圾筒後,還是會臭。

※若有必要,沖水前可先試試馬桶的沖水能力如何,不要選那種沒什麼水壓或洞口太小的馬桶來處理。

一種很有「味道」的心得

  此行之前,我曾帶鏟子上山並試著挖貓洞埋便便,但實際上台灣高山常是箭竹密布,其根系錯綜複雜且又堅硬,實在不好挖,大多會心生放棄挖洞之念;相較之下,在此行的情境中(同樣去以箭竹草坡為主要植被的合歡山山區),帶便便下山似乎比挖貓洞還要簡單易行。此外,我沒有先稱過這些帶便便下山的用具的重量,但我覺得很輕。下山後雖然也有要當垃圾處理的部分,但主要是密封袋與乾燥劑比較不容易分解(這些東西也多為再利用的物品),其他垃圾也算容易分解。我想,比挖貓洞難的部分主要應在於心理上對於背著便便行進的感覺好或不好而已,但因為我原本就預期它應是件有趣的事(特別是在構思方法時),所以排斥感較小。

  只不過,我也想到,若是此行天氣不好、或者天數更長、或者天天趕行程進度,我還會不會好整以暇地處理我的便便,或者在這裡談我的便便問題,我會不會因為麻煩、因為要帶更多便便下山而放棄了以上行動?以後我還會不會願意帶便便下山?又雖然我已想一些辦法減少帶便便下山的垃圾量,但跟挖貓洞比起來,還是會產生一些額外垃圾。也就是說,這些問題也可能是想嘗試帶

  便便下山的登山者所會遇到的問題,這部分需要更多的討論、行動、實驗才能找到更適合的辦法。這篇小小文章僅作為拋磚引玉以及心得分享之用,除了實作層面外,還有很多理論的甚至是道德的辯論基礎尚未成熟,希望大家能多給予指教。

  此行的後遺症大概只有一個,就是平日在逛超市或大賣場時,看到各式各樣大大小小的密封罐或是海苔/果凍罐,我就會想到:「哇,這可以當便便罐耶!」或者想著:「它可以裝多少便便下山?」 麗螢


觀後感:

1.對---例如:人與其他動物的便便真的有所不同嗎?帶便便下山這個動作是否意味著人們不屬於大自然的一份子?把便便帶回都市來處理難道就對整體環境比較好嗎?也可以試著想想在不同的登山脈絡下(如隊伍人數多寡、冷門與熱門路線、海內外登山的差異…)這些議題蠻有興趣的!^^

2.其實2年前在登山補給站看過這主題就對帶大便下山這有興趣不過始終只是"想"

但是因為因為年輕的"玩"讓這件事情變得有趣應該會考慮玩看看~"~

2005年整理過哩→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1857841,不過不敢行動。XD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原文出處: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21434

本篇內容是從原討論串整理而來,把非必要的討論串刪除,若有原討論串有更新,本文亦會隨時更新。

若原作者不願意轉載,麻煩告知我一聲,我一定會立刻刪除,若造成困擾還請多多見諒!


討論串第 3 篇
發表 yau907(nukMT)寫入 2005/03/20(日) 01:18 from 220.133.*
http://www.wretch.cc/album/album.php?id=abki&book=8

上面那個連結是我跟我朋友一起去南二段的照片,其中他有做一些給社團學弟妹教學用照片,就是關於如何帶大便下山的範例,我們六個人,只有兩個人嘗試大便下山,不過呀~我是把大便留在山上的其中一個,其實我覺得把大便帶下山的精神真的非常好,值得鼓勵,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我還是會找機會試看看帶大便下山,很怕大便在我背包裡面爆漿!!!慘~

哈哈~至於對帶大便下山,我覺得要視情況而定,比較少人的中級山或是冷門高山路線,偶而在路旁挖個糞坑(一人份),方便完後把大便搗爛埋一埋,因該不至於會影響到高山的生態環境吧~

不過如果是在熱門的營地呢,像是369山莊,99山莊,檜谷山莊這些山屋營地,人的大便真的會堆積如山,檜谷的廁所更扯,直接把大便+衛生紙沖到山溝去,呼呼~這樣一來...結果會怎樣大家可想而知的呀!!

雖然大便會腐化沒錯,但是有"量"的區別阿,野生動物的大便再怎麼"大"也不會像人類在山屋營地那樣的"大"法,因為我對北大武的檜谷山莊比較熟,容小弟用檜谷山莊來做例子好了,旺季時,一個星期少說有五六百人上山住檜谷,平均一人拉一坨(有人沒拉,有人拉兩三陀),一坨平均六百克.....那麼一星期就有300公斤的大便,一個月就有1200公斤的大便,重點是他們全部集中在一點......很恐怖的~ (以上推算是小弟依照以往經驗大約估算的,如果差距非常離譜,希望各位大哥大姐提出來糾正,或是有提他這方便數據資料都可以提出來一起分享,謝謝喔~)

在這樣的情況下,我覺得可以忍受背大便下山的人,就儘量去做吧!!沒試過的人可以找機會試看看喔,說不定這沒有想像中的難, 覺得自己無法做到的人,也無所謂,方法有好多種,不要集中同一個地方大便也是個好方法呀,但是希望你們不要用異樣的眼光來看背大便下山的人,畢竟人人都有他自己的登山風格阿......

能背大便下山的人也不要認為自己了不起,自己比較厲害之類的,甚至強迫別人要跟你這樣做,......相信大家都會討厭這樣的人吧!!! 大家一起快快樂樂的登山,一起來維護這的登山環境吧~


討論串第 12 篇
發表 jakelai(山頂上的草)
寫入 2005/04/20(三) 11:15 from 140.112.*
建議要帶的東西
衛生紙 封口袋 小鏟子 折傘(遮羞遮陽遮雨通用)

嗯 分享一下我個人的經驗和看法
每次走在高山上 欣賞美麗的風景
最怨恨的便是看到"前人"隨處拋棄的衛生紙煞風景 看了覺得相當髒亂,噁心
更何況是在美麗營地周圍四處散佈的大便

為了不成為被"後人"怨恨的"前人"
我的想法是覺得 最多只應留下個人的排泄物在山上 
其他所有的東西 都應該背下山 這應是所有山友都可以接受並做的到的

因此 後來 只要是我帶隊爬山 一定會在行前發放數個大夾鍊封口袋給所有伙伴
要求所有伙伴將所有的垃圾 衛生紙 廚餘 剩菜剩飯 果皮 紙屑 果核等等 
都裝到封口袋中帶下山 既然有辦法背上來一定能夠背下去
我也一定會解釋為什麼要這麼做 務求讓大家瞭解 這樣的要求是有其必要的
大的夾鍊封口袋(10號以上)很好用 裝東西很方便
五金行 超市都買的到 一包一百個150-200元左右

若山屋有廁所 我也一定要求伙伴帶封口袋去上廁所 
上完廁所把衛生紙裝起來帶下山
絕對不要貪圖方便直接把衛生紙丟到廁所中 這一樣會對環境造成破壞
因為大部分山上的廁所 是用大量的水將大便沖倒山溝中 如九九山莊

至於排泄物的處理 我是覺得
有設置廁所的地方 一定是人多的地方 便請大家使用廁所 將排泄物集中

若沒有廁所的地方 
以前我們社團大隊伍的作法是 上山背一把折鏟 自己挖一個廁所 
選擇視野好 遠離水源 距離營地一段距離的地方 
挖一個兩腳適合蹲的寬度 深約50cm的洞 將鏟子留在挖出的土石旁
每次有人使用過 便用鏟子回填一點土石掩蓋 可供多人多次使用
離開營地時再將土石完全回填 上方蓋上石板 讓人看不出有使用過的痕跡 
這便叫做滅跡完全...

現在爬山多半是小隊伍 我隨身都會攜帶一把小鏟
在山上教導伙伴 上廁所時用小鏟挖掘一個深約15cm的"貓穴(cat hole)"
使用過後便填起來

仍然呼籲一下 請大家一定要把用過的衛生紙裝在封口袋中背下山
這對於爬山的feeling 很有影響

看到yau907的照片 你們是去年六月底去南二段的那一隊嗎
應該是高大還是高醫的原野社(or山野社)
如果是的話我們曾在白洋金附近見過面喔 我們當時一行人是走八大秀的
我當時也對你們布丁桶大便盒相當感興趣呢

記得在一些影片和雜誌上看過
外國一些著名的大岩壁攀登 有的要爬個好多天
國家公園似乎都規定要將排泄物裝在容器中帶下山
詳情並不太清楚

不知道我們的山友未來有沒有可能會進步到攜帶便袋裝排泄物下山
不過 期望大家都能夠在爬山時 多多為我們山中的美景設想
不要存有 我只來此一次 這種消費自然的想法 
而應是 我未來還會帶許多好友來 一起享受這一片自然淨土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19448

  本篇內容是從原討論串整理而來,把非必要的討論串刪除,若有原討論串有更新,本文亦會隨時更新。

  若原作者不願意轉載,麻煩告知我一聲,我一定會立刻刪除,若造成困擾還請多多見諒!


討論串第1篇
發表aliang66(ㄚ亮)
寫入2005/02/28(一)09:23from211.76.*
編修2005/02/28(一)09:32

  登山垃圾不是新聞,這裏公佈兩張廢電池的照片是紀錄於2004年12月的南二段之行。回來後曾連絡報社,看來真是舊聞,報社對於高山的廢電池垃圾興趣缺缺。

  其餘還有10張照片(含這兩張共12張約1.38MB)可以連結下面網址:


討論串第9篇
發表aliang66(ㄚ亮)回給u9123511(LEoN)
寫入2005/03/01(二)17:26from211.76.*

  除了隨時有人默默的在作之外,其實,特別提出「淨山」的呼籲也是不錯的。每隔一陣子因為某事件再度提出來,可以常常提醒大家這件事情。

=====

  另外,我個人認為「果皮」還有「子」在較高山山區應該帶下山來。

  我的出發點就在於希望「高山」能儘可能的保持原來的自然的風貌,果皮,種子是不應該出現在那種地方的。

  有些人認為這是回歸大自然,但是要看回歸到什麼地方。好比有些人認為「放生」是好的,除了製造這個行業中的供應商捕捉的商機之外,隨便的放生都造成該處的生態改變。當地的物種被外來的強勢物種所取代或消滅。

  在入境澳洲時,飛機上都會作「消毒」的動作,任何可能帶入別地區的種子進入澳洲的都可能在長遠上改變一些生態。現在也不准觀光回國的隨便攜帶水果等等,檢疫應該不只是防止病毒細菌的侵入而已。這可能需要專業的人再來說明了。

  我選擇比較嚴謹的態度來看待「果皮和子」。


討論串第13篇
發表rober(rober)
寫入2005/03/02(三)14:34from61.221.*

  去年在合歡山辦了2次淨山活動,清出很多垃圾,請看相片


討論串第15篇
發表aliang66(ㄚ亮)
寫入2005/03/02(三)22:12from211.76.*

  我認為越高的地方,必須要求得更加嚴謹,理由簡單,這是水資源的源頭。

  在現實上,我也承認「排遺」是最難執行的一塊。我個人設定三等級的登山垃圾:

  1. 最嚴重者是屬於化學類的,其中「廢電池」是我認為其中最嚴重的,也是我個人所設定要公開呼籲的集中目標。其他還有洗碗精,洗髮精,肥皂等等。

  2. 其他的垃圾:瓶瓶罐罐等,還有各類食品的包裝等等。

  3. 排遺衛生紙。

  關於衛生紙,能攜回真的是最好的,今天剛好發現下面的討論,可以看看。

  大家可能會使用濕紙巾、面紙或是衛生紙,據了解,面紙和衛生紙是不太一樣的,比較起來,應該是面紙比衛生紙更不容易腐化吧?(有專業的人,請幫忙解說一下細節內容的差異)。玉山線到排雲山莊之前,現在有兩處的廁所,裡面就有提到不要丟進去的包括「面紙」,衛生紙算是允許的。

  實際面的執行應該是最不容易,但是看到上面的討論中,還是有人很認真的處理這個問題,我真的也很敬佩。


討論串第16篇
發表aliang66(ㄚ亮)
寫入2005/03/02(三)22:29from211.76.*

  現在每當我在健行的時候,垃圾是我會隨時紀錄的一個項目,我要為登山的垃圾問題留下歷史紀錄。

  1. 但是拍多的,一定要整理並找出典型的重點來發表,否則大家看多了,會失去焦點。

  2. 雖然不知道是誰惡意的丟垃圾,但是照片都有時間,我紀錄下了某特定時間的某特定地方的垃圾。當時,或之前有哪些隊伍走過,當事人自己應該很清楚。

  3. 還有幾個垃圾紀錄,再次提出如下:


討論串第21篇
發表TACAN(若者)
寫入2005/03/04(五)17:05from218.165.*
編修2005/03/04(五)18:51

  這個中國大陸的網頁有廢電池的說明,我認為很中肯:http://www.people.com.cn/BIG5/huanbao/56/20021203/880142.html,廢電池能不能亂丟這已不用再爭論,除了鎳鉻電池比較毒(目前已不常用),鎳氫充電電池每種廠牌也都號稱符合環保,汙染的程度應該用科學的觀念來量化,使用量最大的一般碳鋅和鹼性乾電池目前都已不准添加水銀,即使是鈕釦型的水銀電池含水銀的量亦是非常低,尤其「一顆一號電池爛在泥土裏,能使1平方公尺的土壤永久失去利用價值;一粒鈕扣電池(扁平狀)可使600噸水無法飲用,這相當於一個人一生的飲水量」這句常被引用的話,一顆一號無水銀電池爛在土裏真的可以讓一平方公尺的土地永久失去利用價值?永久是多久,難道和被幅射物質污染的一樣嚴重?說這句話的人到底有何根據,他有真正做過實驗嗎?想要宣導環保觀念其出發點是好的,但舉例時還是請說真話。


討論串第22篇
發表aliang66(ㄚ亮)
寫入2005/03/04(五)21:05from211.76.*
編修2005/03/04(五)21:14

TACAN兄找來的這一篇很值得參考:
  關於毒害的問題,隨著科學的改進,已經不算是"高污染"的垃圾,引用該篇開始的一段話

廢電池中汞的含量很少,對環境影響不大,可以和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集中回收如果處理不當,反而容易造成局部地區的汞污染。

  如果毒性的污染性低並分散開來,確實要比集中所造成的累積污染要安全得多。了解毒性部分的安全(或說危險)的程度,讓我們覺得比較釋懷。因為談到了"毒性"的問題,讓我想到在<<�經濟學的第一堂課>>一書 (ISBN957-607-708-7)p119看到的三個案例:

(和本討論串有些離題,但值得一提)

案例一:美國政府禁用"二溴乙烷",因為可能致癌,這化學物質原本是用來殺死花生上產生黃麴毒素的黴菌.結果花生醬三明治的致癌比率並沒有減少,反而是以前有使用"二溴乙烷"時致癌率的75倍

案例二:實驗強迫餵食白老鼠"代糖"讓白老鼠長出腫瘤來,實際上,一個人可能要喝掉林肯紀念館的"映景湖"的湖水那樣多的低糖可樂,才會攝取到同樣的致腫瘤的劑量

文中說:"這種對化學物質的畏懼可能會有危險的後果"於是又引出了一個案例如下:

案例三:祕魯政府在看到了美國一份致癌因素報告之後,降低了飲水中"氯"的含量,結果導致50萬人得到霍亂,四萬人因而死亡
========
  話說回來,我不因為它是低毒物而默許這種垃圾拋棄在高山上,個人一向認為對於"高山"必須採取更嚴謹的態度。

  現在,把我個人分類的三等級垃圾分別放在三個池子裡面:
  1號池子是腐朽的廢電池或肥皂或洗髮精等等(其實應該把腐朽的食物也歸類在此)。
  2號池子有空寶特瓶,或糖果等的包裝垃圾。
  3號池子裡面有排遺。

  當我必須從這三個池子作選擇的時候,2號池子是我第一個選擇,再來是3號,最後不得已的時候1號池子也得接受.當然了,在取水的時候,不能再攪拌了。

  撇開毒性的問題:(污染水源不一定只是因為汞的毒性才算污染)(腐爛的食物也可以污染水源)

  我個人還是要把廢電池,洗髮精,洗碗精等"化學性"的垃圾,再加上會腐爛的棄置食物垃圾,歸為第一類需優先處理的對象。第二類屬於瓶瓶罐罐,包裝,果皮等等。第三類是排遺。

  個人依然針對拋棄第一類垃圾的人提出嚴厲的譴責,希望登山健行的人必須自制,能有效改進登山丟垃圾的行為,才是我的目的所在。至於垃圾的毒性,那是另一項議題。
========
P.S.關於"舉例時還是請說真話"一事,如有人引用了"一顆電池會造成....."等,不見得他是要說假話,一則他引用了舊的資料,一則教育的宣導結果吧!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原文出處: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Message/One.asp?MessageID=10692&Process=Group

本篇內容是從原討論串整理而來,把非必要的討論串刪除,若有原討論串有更新,本文亦會隨時更新。

若原作者不願意轉載,麻煩告知我一聲,我一定會立刻刪除,若造成困擾還請多多見諒!


討論串第 1 篇
發表 redteam119(小鍾) 
寫入 2004/07/03(六) 17:10 from 211.21.* 
有甚麼資格嘲笑我....
剛看到了這逼篇文章:

討論串第 3 篇
發表 Joyce(夏天) 
寫入 2004/06/28(一) 09:24 from 61.30.* 

  記得剛開始登山時,都規規矩矩的把自己用過的衛生紙都帶下山...因為放在塑膠袋,每次打開當然就有臭味,後來被資深山友嘲笑,說那是會腐爛的東東,丟在山上沒關係...我知道是有關係的,在內心深處,我知道我應該怎麼做,但當人人都亂丟亂拉的時候... 很難不同流合污

  話題有點扯離了,很高興有人發起這個運動,雖是小女子,但是儘量做囉...謝謝 !

-----------------------------------------------------------------------

"後來被資深山友嘲笑"<-----我對這一句話很感冒!曾經在往合歡西峰一路撿拾垃圾。
卻在西峰三角點親眼目睹新竹縣某登山團體(帽子,但實際並未證實)
大剌剌的拋棄垃圾....
等他們離去自己再去把那些垃圾撿起來~
當時沒有直接去制止他們.因為我知道制止只會有衝突發生~
他們是一群中年人(不屑稱他們為:山友)
身上帶著昂貴的攝影器材.身上穿著讓人流口水的裝備~
打著"愛山"的名號登山.實際卻是汙染這座山的劊子手.....
還要扭曲新手的登山觀念.嘲笑不跟他們同流合污的山友!

被嘲笑......我還是會繼續用環保的心態去登山的!

因為他們是"長輩"所以我以"晚輩"的身份尊重他們"年紀"大.....
但不代表我尊敬他們爬個幾座山.爬了多久山....

依我的個性~我不會跟你客氣的!.....請不要依老賣老~

(本文絕不是針對所謂的老山友及全部的新竹縣登山團體!言詞如有不妥還請見諒)


討論串第 10 篇
發表 aceralba(aceralba) 
寫入 2004/07/05(一) 23:11 from 203.203.* 
關於垃圾掩埋
其實的確有很多人有錯誤觀念
覺得橘子皮、煙頭、衛生紙都是會腐化的
連我以前的生物老師都不例外
不過高山的溫度相當於家裡冰箱下層冷藏室的溫度
如果可以把水果保存在這樣的溫度
請問有機物質怎麼可能分化
分化的速度又是何其緩慢
煙頭的部分幾乎都是濾嘴
某方面來說應該是算不好分解的化合物吧

但幾乎每星期都有機會去高山淨山的我
是真的不會都把垃圾帶下山
第一當然是帶不完
第二是很多垃圾帶下山的處理方式是一樣的
還是垃圾,也沒法處理

當然以一個最完整的觀點
我們應該把任何不存在於山上的東西帶下山
leave compeletly no trace
不過在這個仍有
很多登山的人丟垃圾
很多登山攝影的人攀折花木
的地方
很難要求太高

加上台灣夠潮濕
大部分的有機物質如果有埋的話不會不容易腐化
所以並不會反對大家埋有機物
不過煙頭、種子、及非有機物質的塑膠、濕紙巾等
對土地的負面影響大
又不會太重,所以不埋

玻璃罐因為全台灣只有中部一家公司有回收利用
大部分的時候是垃圾
所以有時會把玻璃打破埋起來

對於是山上卻又是半開發的地方
有機廢料在改良土質肥沃度還蠻好用
讓光禿禿的邊坡有機會生長種植一些原生種
也算一種復育吧
減少自己被土石流壓死的危險

leontsa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