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明:
(資料來源-嘎嘎數位昆蟲館)
褐翅椿象,半翅目,椿象科,體長 12 - 13 mm,體色黃褐色,具墨綠細小刻點,有金屬光澤,小楯片與體色同,前緣有2 - 5枚黃色小斑,腹部與腳為黃褐色,生活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分佈普遍。成蟲食草為柿子、柑橘、桃、李等植物。
(資料來源-嘎嘎數位昆蟲館)
褐翅椿象,半翅目,椿象科,體長 12 - 13 mm,體色黃褐色,具墨綠細小刻點,有金屬光澤,小楯片與體色同,前緣有2 - 5枚黃色小斑,腹部與腳為黃褐色,生活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分佈普遍。成蟲食草為柿子、柑橘、桃、李等植物。
說明:
鞘翅目鍬形蟲科,為完全變態昆蟲,需經卵、幼蟲、蛹及成蟲四個階段。幼蟲以朽木為食,雄蟲體長約2.9至5公分,雌蟲體長約2.8至4.2公分,分佈於海拔1500M以下之山區。
本種是台灣常見的鍬形虫,部分個體鞘翅為橙紅色至暗紅色,少部分個體鞘翅有呈暗褐色至黑色之黑化現象(且分佈於較高海拔處之黑化個體數量較低海拔處為多),本種極類似泥圓翅鍬形蟲,野外活動期為7月~12月。
颱風天~~無聊亂逛網誌
從牛牛的家逛到自然筆記的家
在逛到自然筆記以前在PCHOME新聞台的家
然後發現一篇:
嘎嘎網站的---長頸捲葉象鼻蟲產卵築巢記錄
覺得很棒~~非常棒!!
推薦給大家看看!!
http://yoyo.center.kl.edu.tw/New23/000x/001c.htm
只能說~~~神奇呀!!!
枯葉蝶,學名:Kallima inachis formosana Fruhstorfer。俗名:枯葉蛺蝶、木葉蝶、樹葉蝶。感謝大自然攝影中心chuky前輩的指點!
綱名:昆蟲綱 Insecta,有翅亞綱 Pterygota;目名:鱗翅目 Lepidoptera;
科名:蛺蝶科 Nymphaliae,蛺蝶亞科 Nymphalinae 蛺蝶族 Nymphalini;屬名:枯葉蝶屬 Kallima Doubleday。
枯葉蝶是蝴蝶中最著名的擬態高手。牠的前翅長約4~5公分,大型蛺蝶,展翅8~10.5公分;枯葉蝶翅膀腹面花紋及顏色根據擬態而有所不同,體軀和翅的背面均呈土褐色,由前翅尖端至後翅末端有一條縱向的條紋,像是枯葉上的葉脈。而展翅後可看到牠的翅表褐色混著藍色光澤,前翅還有一片明亮的橙色帶,當牠突然張翅時,有恫嚇的功能。雌蝶體形較大且前翅翅端明顯的彎曲並突出。受驚時會突然的飛起,飛行速度相當快。
枯葉蝶的幼蟲攝食爵床科的臺灣鱗球花及臺灣曲蕊馬藍,成蟲主要發生於三至十月間,常出現在陰溼的叢林裡,以擬態枯葉而逃避敵害,喜歡吸食發酵的水果汁及樹液。
* 感謝自然攝影中心 yxunomei & 小彎嘴前輩指點!^^
說明:
學 名: Papilio memnon heronus Fruhstorfer
科 名: 鳳蝶科
特 徵: 大型鳳蝶,展翅10.5~11.5公分,雄蝶翅黑色,無尾,前後翅翅脈靠緣散佈藍灰色鱗片,反面基部及工基部有紅色斑紋,後翅16室至2~7室間及亞外緣處有紅色外圍繞藍灰色的弦月紋數個;雌蝶有2型,無尾白斑型及有尾橙斑型。
生態習性: 幼蟲攝食芸香科的雙面刺、食茱萸、及柑橘類等植物;成蟲主要發生期為3~11 月,飛行緩慢,喜訪花,數量頗多。大鳳蝶的終齡幼蟲是綠色的,有一條明顯的白色橫紋,並且有一對大型的眼斑。幼蟲的食草是柑桔、雙面刺、食茱萸等芸香科植物。
更多照片:陽明山國家公園網站
* 感謝自然攝影中心 yxunomei & 小彎嘴前輩指點!^^
說明:
科名 Family Nymphalidae 蛺蝶科
學名 Euploea mulciber barsine 異紋紫斑蝶(異型紫斑蝶、端紫斑蝶、紫端斑蝶) Fruhstorfer 1904
形態特徵:雄蝶翅呈黑色,翅外緣有白點,前翅具有藍色光澤,後翅前半為灰褐色,雌蝶翅呈黑褐色,後翅有白色條紋
棲息地:熱帶雨林、亞熱帶林、暖溫帶林
微棲地:葉片上、花朵上、草叢中
成體食性:植食性
成體主要食物:花蜜、水
幼成體食性:植食性
幼體主要食物:天仙果、真珠蓮
說明:
大蝦殼椿象體長18~22mm,體色黃褐色;體背中間為橙黃色,上翅革質部份為橙紅色,有點像煮熟蝦子的顏色;前胸背板、小楯板具凹凸不平的皺紋,樣子像蝦殼。另有一種近似種:小蝦殼椿象,體形較小,頭部較尖。
大蝦殼椿象成蟲出現於春、夏二季,中、低海拔地區可見。寄主食物為禾本科雜草,也常在芒草葉上棲息活動。
說明:
八星虎甲蟲,虎甲蟲科,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gkh前輩指點!
八星虎甲蟲的特徵為體色豔麗,體背底色深藍綠色,頭部、前胸背板和翅鞘合處附近具有銅綠色或銅褐色金屬光澤的斑紋,翅鞘左右具六大兩小白斑紋,但肩角處斑紋較小,複眼與大顎發達。
八星虎甲蟲的體長15-21MM,雌雄外觀無明顯差異,是台灣體型最大的虎甲蟲。八星虎甲蟲廣泛分布在中海拔山區以下的各地林緣環境,部分的海岸也見得到牠們的行蹤。成蟲除了冬季外皆會出現,習慣在林道路面或荒地等向陽的開闊地面上活動。被列為殺手級昆蟲,因為虎甲蟲全都是肉食性昆蟲,八星虎甲蟲活躍於泥土地面,擅長捕食螞蟻等地面爬行的小昆蟲,有時候連體型較大而活動較慢的毛蟲,也會喪命。
說明:
凸眼蝗,俗名:鬼蝗,直翅目,蝗科,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gkh前輩指點!(雄蟲)
凸眼蝗,長相十分怪異的蝗蟲。牠屬於中小型昆蟲,體長1.6-3.5公分,體色翠綠或黃褐色,頭端大,複眼發達而突起,故得此名。
成蟲前翅褐色,末端有白色橫紋。翅端部及腹部末端亦膨大。在平地及低海拔山區較為潮濕之區域常見,成蟲出沒於春~秋季,植食性昆蟲,屬臺灣特有種。
說明:
小褐偽瓢葉蚤,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gkh前輩指點!
小弟不才,找不到相關介紹...
說明:
藍金花蟲,金花蟲科,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packy前輩指點!
體色藍黑色,具有亮麗金屬光澤。通常亦以寄主植物之葉片為生;族群大時,常把植物的花、葉弄得千瘡百孔。
成蟲除了冬季外,在低、中海拔地區道路兩側或林緣很常見。成蟲與幼蟲均以火炭母草葉片為食,在這些植株上很容易看見成群覓食的成蟲或幼蟲。
說明:
長尾水青蛾屬天蠶蛾科,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gkh前輩指點!
長尾水青蛾後翅有長形的尾狀突起。翅展約11~13公分,前後翅近中央部份各有一個黃白色的圓斑,前翅近側緣處有兩條黑色縱帶,後翅則僅有一條黑色的縱線,體軀和翅膀部被許多白色的絨毛覆蓋。別名為綠尾天蠶蛾。
其幼蟲以楓香、九芎、樟樹、山櫻花等為食。成蟲為夜行性,在路燈下偶爾可見。
台灣另有一種「台灣長尾水青蛾」,兩者最大區別在於「黑色縱帶」,若成波浪狀,則為台灣長尾水青蛾,若成直線狀,則為長尾水青蛾。
說明:
散紋盛蛺蝶屬蛺蝶科,俗名:黃三線蝶、金帶蝶。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tonhsu前輩指點!
展翅寬 40 - 50 mm,翅膀表面黑色,具三條橙帶橫斑,腹面有一個類似X形狀的斑紋,雌蝶翅膀表面的橙帶顏色較淡、較寬。
生活於低海拔山區,成蟲 3 - 8月出現,幼蟲以苧麻科之水麻、冷清草、水雞油等植物為寄主。
更多他人拍攝精采照片請參考:http://yoyo.center.kl.edu.tw/New23/s7-86.htm
環紋蝶,2005_0603阿福攝於松羅國家步道
環紋蝶,2005_0603阿福攝於松羅國家步道
說明:
環蚊蝶,本來屬於環紋蝶科,全世界大約一百種,台灣僅此一種。後來併入蛺蝶科,因牠跟蛺蝶、斑蝶、蛇目蝶一樣,前腳退化。特別感謝自然攝影中心antonhsu前輩指點!
環紋蝶體型非常大,屬大型蝶類,展翅9.5~12.5公分;牠的顏色很鮮豔,身體上有橙色的環狀紋,排列在前、後翅的翅緣,雌雄斑紋色彩相同,但雌蝶體型較大,顏色較淡;翅緣黑色,亞外緣有稜形黑紋與翅緣相接;翅之腹面從外緣至亞外緣有1列魚眼黑環橙紋排列,中橫線及內橫線有三條黑色縱帶略呈平行。
環紋蝶以熟水果或樹汁液為食,有些地區可見成群出現進食的場面,非常壯觀哦。幼蟲攝食禾本科的孟宗竹;一年一代,成蟲出現於4~10 月,飛行緩慢,姿態優雅,喜愛吸食新砍竹桿滲出之竹瀝,腐熟水果及動物糞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