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跡圖(點選照片會另開視窗,再點選照片一次,圖片會放大為原始大小,方便觀看!):
航跡檔:
http://www.keepon.com.tw/UploadFile/Article/2008/9/{8948A22F-2895-44B5-A614-A29100AAC124}.gdb
人員:
高大哥、阿戊、彼得潘、小憶、顏祥、yoyo、老大、老人、火星人、Niki&我,共11人!
(老大&老人先行我們出發^^")
錐麓(註1)古道:
錐麓古道是日治時期合歡越嶺道的一部份,沿著幾乎呈垂直的立霧溪谷峭壁,以人縛繩自崖頂墜下,一鎚一斧地開鑿出來(註2),過程艱鉅,難以想像。
早年由立霧溪此岸的布洛灣通往對面的巴達岡,有著一座山月橋相聯繫;但在年久失修,甚至只殘留一只橋墩後,少數來往於巴達岡的太魯閣族人和太魯閣國家公園的巡山員,曾在立霧溪底架起一些簡單的竹橋或流籠,方便往來。
目前則由嶄新的錐麓吊橋取代,讓過往旅客得以輕鬆親近錐麓古道,只是曾經耳聞的巴達岡老人早已經不知去向,如今的巴達岡已經是一片荒煙蔓草...
荒廢近百年的錐麓古道,在太魯閣國家公園整修開放後(註3),展現另一番新風貌,這條老路能延續多久?我們不知道,只知道,想要一窺太魯閣峽谷的壯麗,那麼來此走一趟,肯定是值得的!
註1:「錐麓」即三角錐山之麓,號稱東亞第一大斷崖的道路,是以半隧道形的工法挖鑿於其中。
註2:此點小潘有提到,聽說就是錐麓斷崖段(錐麓山山腰)有用此方法,當時我聽的一愣愣,以為小潘在唬爛!^^"
註3:錐麓古道目前進入需要到太管處申請入園証,或洽保育研究課:(03)8621100-6轉272。每日限制72人進入,按規定不可宿營!
行程記錄:
由於昨日有點操到,差點萌生退意,幸好最後決定今日0700起床,預計0800開始走錐麓古道。天祥基督教會之前就想來住住,沒想到這次是因為爬山才來的!^^"
(事後才知道,當日另有台中山牛登山隊住宿基督教會,嗚~~~小憶沒跟我說啦,不然就去跟前輩們哈啦了!>
天祥基督教會:
慈母亭登山口,帥氣的腳踏車騎士,不過人拍太暗了@@:
出發前比比看,挖哩...平平18歲,那A攏謀同款,火星人感覺是要去墾丁大街XD:
0829 慈母亭起登(H387m)
合照一張後準備出發摟!:
一開始沿著溪邊走:
耍寶,不要繼續走啦!:
不認識的植物:
0856 台電隧道口,阿戊發現有人偷放兩袋蘋果在他背包,趕緊拿出來分給大家!XD
0916 續行
0937 過錐麓山(大斷崖山)登山口,古道轉下坡
古道整修後,大部分山徑蠻好走的,就是天氣比較熱:
0949 休息,今日天氣一樣熱,不過感覺比昨日登大斷崖山好些
0959 續行
1012 展望點
俯瞰立霧溪與台8線:
遠望群山:
峽谷中的立霧溪:
阿戊與古道,小潘在後面鬼鬼祟祟的XD:
鑿出來的古道:
左邊就是萬丈深淵了:
有點印象的花??--彎龍骨,感謝PTT Hiking版主-qir指點!:):
菊:
高繞路段,古道有些部分已經崩毀:
俯瞰立霧溪:
路旁蘭花,好漂亮呀,到底是什麼蘭呢?--焦尾蘭,感謝PTT Hiking版主-qir指點!:):
梯子很穩固,走起來很安全:
小歇片刻:
行行復行行:
1048 汩汩流出的小水源,阿戊、小潘裝水試喝,聽說不甘甜
小水源,還有人用葉子導引水到寶特瓶,就肛溫耶!:
1050 續行
全程雖然悶熱,但是樹蔭很多,走來還算舒服:
是不是看錯了?紅榨槭紅了???:
漂亮的蕨類:
高級木棧道:
1104 石桌石椅休息區,本以為會有人停下來休息,想不到空無一人@@
石桌石椅休憩區:
立霧溪與台8線離我們越來越遠:
這裡的鐵梯有鋪防滑墊,真的不會滑喔!很貼心的設計哩!:
又一個崩塌地:
上看上方原來的古道路:
1140 錐麓駐在所
*往前一點,涼風一直吹來,感覺很舒服,於是午餐&午睡時間
*或許是這兩天大家都沒睡飽,想不到午睡30分鐘的想法人人同意,於是全部躺平啦!
錐麓駐在所,如今只剩空地一片:
吃午餐了,往前走一點有風吹很涼喔!:
居然涼到大家都躺平,各各東倒西歪,太好笑了XD:
1238 續行
遠看錐麓斷崖,現場可見橫亙的古道路:
要不是天氣熱,錐麓古道走起來真的很舒服:
路旁駁坎合拍:
1253 展望點
展望錐麓斷崖,很難想像路是這樣開過去的:
枯樹不哭:
冇骨消:
1300 展望
錐麓斷崖面面觀,那是待會要走的路:
偷拍大家被小潘發現了:
新鮮的便便,古道開通了,野生動物的活動地又少了些...(沿途很多山羊便便,這堆是最新鮮的):
立霧溪對岸山壁:
NIKI說走這段路比八通關刺激些:
小木橋:
特別的葉子:
走在古道上,遙想當年時:
1328 斷崖駐在所,有水泥地基,休息一下!
*離駐在所50公尺之前有個紀念碑「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館代五郎」,原為木柱,1935年才改為水泥墓碑
紀念碑:
斷崖駐在所,如今只剩下一圯水泥地基:
1346 續行
俯瞰立霧溪與九曲洞東口(大巴停車處),有一年曾經從九曲洞看過錐麓古道,想不到現在我可以走在錐麓古道上...:
布烈氏黃苓:
絕壁千仞:
小憶不要怕^^":
小潘走來笑嘻嘻:
錐麓古道的菁華,距離不長,但值得:
看看有多高?:
小潘與錐麓斷崖:
小憶&阿戊,很難想像當年開鑿的辛苦:
1402 錐麓隧道,內有地藏王菩薩石佛,此段路為錐麓古道最為精華的一段
錐麓隧道口的小潘與高大哥:
隧道內的石佛,據說是開鑿的工程師雕刻的,跟在慶修院內看的88尊石佛味道很像。有人說是地藏王,有人說是觀世音,到底是何者呢?:
小花與蜜峰:
回望最刺激的錐麓斷崖段:
阿戊與小潘:
1443 巴達岡二號橋
二號橋:

橋下蠻深的:
1451 巴達岡駐在所(巴達岡,泰雅族語,意思是刺竹,以前這邊有很多刺竹,因而得名)
巴達岡駐在所,如今荒煙漫草,只剩下兩根門柱,右邊那隻,當年掛著巴達岡駐在所的門牌(東台灣展望一書,P.227頁有照片):
1506 遇到保育志工,盤查入園証,幸好有合法申請,志工說今日只有約30多人走錐麓古道,依我看,錐麓古道應該無需限制人數進入,但最好限制進出方向,以免在上面難以會車!
1511 續行
看見燕子口的馬路拉:
錐麓古道與步道簡介:
1518 過錐麓吊橋後抵燕子口,遊客很多,大家都想走走吊橋,不過另有一位志工管制出入口,所以無人越雷池一步!
長長美美的錐麓吊橋:
立霧溪谷:
仰望巴達岡一號橋,不知道怎麼到?:
行程終於劃下完美句點,我們回到天祥稍微吃了點東西並梳洗後,一同開往大禹嶺的「合歡飯店」用晚餐,合歡飯店的老闆娘是外籍新娘,手藝不錯,老闆也很客氣,又是請我們吃水蜜桃,又是在寒冷天氣中請我們喝熱茶,真是非常客氣,大伙便在此飽餐一頓後,各自驅車回家,結束美好的錐麓行,期待下次再相會!:)
夥伴連結:
◎火星人-錐麓
◎阿戊-97/08/30~8/31天祥錐麓山(大斷崖山)與古道
◎小潘-2008/08/30-31--好錐麓、好古道(照片)
參考資料:
▲2008_0826_遙遠的記憶總讓人懷念→重返錐麓之首部曲(wanderer (曙光藍帶凡人))
▲前進東亞第一大斷崖(自由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