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我不是泡湯行家,不過泡過一些陽明山、谷關、廬山等有業者經營的溫泉後,再去泡過野溪溫泉,兩相比較後,深深被野溪溫泉所吸引,泡湯還是覺得泡野溪才有味道,而且一點都不用考慮到底是真溫泉還是加過水的溫泉。
為了方便自己也造福想一探野溪溫泉的旅人,所以想把一些野溪溫泉的資料做一整理,方便日後探訪。
特別提出一點說明:因為野溪溫泉受自然天災影響很大,並不保證今天能去,明天還能去,出發前還是先確定路況吧~
◎號表我未去過。
台東縣-轆轆溫泉:
去轆轆溫泉,從台東市循9號省道至關山,左轉海端進入南橫公路,至下馬村再轉入下馬產業道路進入工寮登山口,沿著獵徑下切溪谷,這條山徑與關山越嶺古道交錯前進,走到目的地大約費時6小時。
這裡的溫泉露頭分布相當分散,前後有數百公尺,在此地泡湯,不僅可以享受峽谷露天野浴風情,在溫熱溪水中暢泳更是過癮;溪岸底下的地熱十分豐富,鋪上睡袋躺下,就是個好睡的天然溫床。
不過,沿途路徑不明顯,路況不熟或欠缺經驗的人,最好請嚮導帶路,以策安全。
參考照片、紀錄:
2002.0207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846
2005.1217-1218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3356761
台東縣-栗松溫泉:
栗松位於台東南橫公路利稻附近,泉質為鹼性碳酸泉,泉溫約65℃。當地人稱為號(達大)布農語溫泉之意,栗松溫泉標高1,075m,新武呂溪北源支流溪谷中。利稻再西行,過摩天農場後五分鐘可在右手側看到一排有雜貨店平房,從平秀右側小路下3分鐘左右,約169KM右側有叉路,由此右轉下行至菜園工寮停車(產業道路崎嶇步行,請小心駕駛)再循附近小菜圃旁小徑而行約1小時後可達溪谷(回程約1.5HR)。此路均為下坡路,沿途地型陡峭不時須拉繩攀爬,欲前往請記得帶手套。一下溪谷,先涉過溪後循上游而行,十分鐘左右往對岸抬頭,馬上會背眼前峽谷溫泉壯觀美景震撼住。
參考照片、紀錄:
2005.0205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1715500
◎台東縣-金崙溪-金崙溫泉:
◎台東縣-金崙溪-近黃溫泉:
◎台東縣-金崙溪-都飛魯溫泉:
◎台東縣-金峰溫泉:
◎台東縣-比魯溫泉:
花蓮縣-文山溫泉:
*發生落石事件後,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還未開放。
文山溫泉其實已經有點人工化,不過還是想介紹,因為這實在是一個值得去的好湯,只是不曉得何時才會再度開放。
文山距天祥三公里,離天祥很近,可在天祥住宿一夜。溫泉緊臨大沙溪,此地曾是山胞抗日戰場,極富歷史意義,向以溫泉聞名。
溫泉靠近溪床,自中橫公路泰山隧道旁的階梯往下走,通過一處吊橋,再下至溪底即是溫泉所在。
文山溫泉又名深水溫泉,是依日據時代最先發現溫泉的日本人-深水氏而命名。文山溫泉屬碳酸泉,水溫高達48℃,溫泉從岩壁縫中冒出,太管處在此以水泥築池,讓遊客在青山綠水之中享受天然的溫泉浴。因腹地有限,且泉屬野溪溫泉,太管處在此有設置簡易更衣室及廁所,真的是很方便的。
◎花蓮縣-二子山溫泉:
參考紀錄:2005.1218_火鍋的紀錄http://www.wretch.cc/blog/escudolin&article_id=2497230
宜蘭縣-芃芃溫泉:
宜蘭縣大同鄉裡的芃芃溫泉,被人稱為是野溪溫泉的天堂。長達一百公尺的泉源,就在斷層旁不停的湧冒,因為溫泉的蒸熏,湯池和山壁更是泛紅一片,形成一幅相當特殊別緻的景象。芃芃溫泉很早就被當地居民所發現,之所以名為芃芃溫泉,其實是由原住民的語言直接翻譯過來的。原住民稱它為「ㄇㄥㄇㄥ」,意指此地是一處很和平的地方,寫成國字後,就成了「芃芃」。
從宜蘭縣大同鄉抵達芃芃之後,將車子停在村莊裡,沿溪旁堤防小路一路前行,就可下到梵梵溪谷。寬闊的溪床,因為滿佈著礫石,走來並不費勁,一旁的大石頭上,還漆寫著「溫泉300公尺」,是個輕鬆可達的野溪溫泉。
路線:走台9線經礁溪到宜蘭,轉台7線經員山,走台7甲線,到大同鄉抵英仕橋,到橋這邊,進入旁邊的村子,隨意問個當地人就可知道芃芃溫泉如何走。
*芃芃溫泉是我去過最多次的野溪溫泉,晨泡、夜泡都泡過,此處輕鬆可達,真的是個好野湯,不過每逢大雨過後,有時露頭會被淹沒,過一陣子會再出現,去之前最好問清楚喔!94年夏天環島之旅,曾經就有夜摸黑去撲個空過。>
*假日人很多,也會有吉普車隊開達,跟人擠的感覺不是很好,如果可以,最好非假日去,才可一享芃芃溫泉之美。
*必也正名乎,每日一字:「芃」音ㄆㄥˊ,很多人打不出來,因此常被誤叫為梵梵溫泉。
◎台北縣-火庚子坪溫泉:
◎台北縣-八煙溫泉:
參考照片、紀錄:
2007_0421_前進基隆嶼,日落桃源谷,八煙溫泉野湯趣
◎桃園縣-爺亨溫泉:
已不復見。
桃園縣-嘎拉賀溫泉:
嘎拉賀在泰雅族語裡是「又高、又遠」的意思。光復後為方便使用,另取了漢名為新興,因此嘎拉賀溫泉又稱新興溫泉。
嘎拉賀溫泉位在泰雅族新興部落,是一個天然的瀑布野溪溫泉,溫泉延石壁而下,一旁溪水碧綠清澈,峽谷景觀也頗有看頭,一邊泡湯、一邊賞景,一大享受。
嘎拉賀溫泉屬弱鹼性碳酸泉,泉溫約攝氏45度,可依自己的喜好自行注入溪流冷水;亦可到溫泉瀑布下享受灌頂的樂趣,瀑布一邊是冷水,一邊是導引過來的冷水,冷熱交替非常舒服。
路線:北橫台7線47.5公里處的下巴陵,轉往爺亨產業道路處,續行遇叉路,右往復華道路三光、鐵立庫幽靈瀑布,左往光華道路,嘎拉賀(新興),道路盡頭處過光華國小有一小停車場(有一段距離),即可看到入口下切到溫泉。(到了附近,若找不到入口,隨意問個路人都可得知)
參考照片、紀錄:
2002.1204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3198937
桃園縣-四稜溫泉:
三光溪谷的四稜溫泉屬碳酸氫鈉泉,溫泉水可飲用,溫泉屬岩石湧泉,與山上奔流而下的瀑布與大漢溪水交會,形成三種不同溫度的天然池,從北橫公路到溫泉得攀爬一段一公里多的崎嶇山路,落差達數百公尺。
聽說初春來此,可以邊泡湯邊享受山櫻花之美,聽起來就很浪漫喔~^^
路線:四陵溫泉入口位於復興尖山登山口對面,約在台7線北橫59.3K處,反光鏡下有紅色「四稜溫泉」的噴漆,並有一面保育處的警示牌告,結有登山條。
參考照片、紀錄:
2002.1203http://www.wretch.cc/blog/leontsai&article_id=3198937
◎新竹縣-秀巒溫泉:
◎新竹縣-小錦屏溫泉:
◎南投縣-太魯灣溫泉:
◎南投縣-精英溫泉:
◎南投縣-雲海溫泉:
◎南投縣-瑞岩溫泉:
◎南投縣-紅香溫泉:
南投縣-馬陵溫泉:
89年921大地震後已經不復見。幸好之前有去過一次^^
高雄縣-復興溫泉:
復興溫泉位於高雄縣桃源鄉復興村拉克斯溪上游,溫泉的水溫高,可達攝氏約60-80度,水量也相當豐沛。其PH值約7.5,屬弱鹼性碳酸泉。泉水由溪床下的岩石孔中流出,水質清澈。
復興溫泉由西半部往東邊走,其入口大約在南橫104K處左右,右側有一岔路水泥產道,入口有小小的木製指示牌-復興溫泉,轉入岔路,沿途順主要道路約開1km,看見右側有一紅色鐵皮工寮,一旁岔路有一木製指示牌-復興溫泉&烏斯基戶吊橋,車停紅色鐵皮工寮附近(約可停4部車子,切勿擋住道路,影響當地果農的出入),沿指示牌岔路出發,行約3~4KM即可抵復興溫泉。
參考照片與路線地圖可參考:
http://nknucc.nknu.edu.tw/~s1378/wjs-273011.htm
高雄縣-多納溫泉:
多納溫泉位在高雄縣茂林鄉,屬於茂林風景區內。從台27線經過高132鄉道,再進入風景區的收費亭,一路往多納村前進,從村子前的叉路,開車約10分鐘的路程即可到多納溫泉停車場,從公有停車場步行約二百公尺的下坡路,天然的野溪三溫暖泡澡區即在眼前。
多納溫泉為露天的天然浴池,泉質優良、水量豊富,溫泉旁有築池,聽說也可找到溪邊的溫泉露頭,不過當時我們去是晚上去泡湯,就沒去找了,只在人工池子泡湯。
◎高雄縣-七坑溫泉:
高雄縣的寶來溪貫穿石洞和七坑,乃由上游眾多支流匯流而成,水量豐盈清徹。而七坑便是第七條支流和寶來溪的交匯處,當地居民即以「七溪」(閩南語)稱之,時日一久,口口相傳,於是「七溪」演變成「七坑」,今即以此定名。
七坑溫泉位於高雄縣寶來鄉寶來溪上游,沿線溫泉共六處溫泉區,沿產業道路前往寶來溫泉、石洞溫泉、七坑溫泉、十坑溫泉、十二坑溫泉、十三坑溫泉、後面三處車子無法抵達,需要步行前往,七坑溫泉瀑布高約30公尺,飛泉自山壁傾瀉,水勢充沛,頗為壯觀。自瀑布沿溪谷上溯,河水清淺,河床平坦易走,一路上只見溪水中、溪畔巨石層疊,且沿途處處有溫泉自河床冒出,此處頗具原始風貌。
秋冬時來這,可順遊高雄六龜「新威苗圃」,應該會是個美不勝收的旅程。^^
路線:以寶來為起點,往「寶來溫泉飯店」的方向上山,一開始是柏油路,旁邊盡是芒果樹。上去時有兩個會讓人誤會的大叉路,一個約在2.4K左右,左轉往竹林,要繼續往石洞溫泉直走;約4.1K再遇叉路,直走是石洞溫泉,這時要左轉上山。不久有一條不是很明顯的左叉路,這是小關山林道的入口,繼續直走。約6.8公里爬到最高點,接下來都是緩坡上下,約8.6公里遇到工寮叉路,走左邊,再走約1公里,路道開始之字形急速下降,約是2公里下降200公尺到寶來溪畔,這裡就是七坑溫泉。
參考照片與路線地圖可參考:
http://nknucc.nknu.edu.tw/~s1378/wjs-273011.htm
◎屏東縣-四重溪溫泉:
...其他待補
人的記憶有限,希望有山友能幫我列舉一下還有哪些野溪溫泉。 @.@
我回頭會把資料補齊,tks!^^
(南部野溪溫泉更是不熟 >"